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142例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测定其血清Hcy、hs-CRP、CysC水平,以112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和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较UAP及SAP组高,而AMI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UAP及SAP组低。结论:Hcy、hs-CRP和CysC 3者联合检测对预测冠心病发生和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涵盖了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近年来Ross等提出,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单纯由于脂质沉积所致,而是一种炎症性疾病[1]。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我们对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商品名:普拉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IL-6和CRP的影响进行观察。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5年8月~2006年12月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5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所有患者随机(随意选择)分为…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炎琥宁为中药制剂,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感染。本院在临床使用中,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迷走性晕厥患者和健康者,分别测定其深呼吸心率变异、Valsalva比值、30 s最长RR间期/15 s最短RR间期(30/15)比值、卧立位血压和心率等自主神经功能,并检测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结果:迷走性晕厥患者深呼吸心率差、Valsal-va比值和卧至立位心率差[(9.8±1.6)次/min,1.09±0.03,(9.5±1.3)次/min],与对照组[(16.2±1.6)次/min,1.23±0.04,(15.4±1.7)次/mi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性晕厥患者晕厥时肾上腺素显著性增高[(100.8±38.9)ng/L],与对照组[(35.9±16.2)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明显受损,传统自主神经指标可作为诊断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42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Shy-Drager综合征患者临床以直立性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便秘最常见.结论:Shy-Drager综合征临床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综合性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血运重建术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CT)或不完全血运重建治疗(IR),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以及再入院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IR组6 ain步行试验[(384.5±97.5)m]、LVEF(0.50士0.08)、心绞痛发作次数[(4.1±2.3)次/周]较治疗前[分别为(362.1±98.0)m、0.47±0.08、(6.4±2.1)次/周]显著改善(P值均<0.01);CT组6 min步行试验[(326.9±94.6)m]、LVEF(0.43±0.07)较治疗前[(359.2±99.8)m、0.46±0.09]显著恶化(P值均<0.01),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7.0±2.9)次/周]与治疗后[(6.1±1.8)次/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2个月时,IR组6 min步行试验、LVEF的增幅分别为(0.08±0.03)%、(0.07±0.01)%,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为(0.33±0.06)%;CT组6 min步行试验、LVEF值、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分别为(0.08±0.02)%、(0.06±0.02)%、(0.05±0.05)%;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IR组再人院率为40.0%,显著低于CT组的60.4%(P<0.05).IR组的MACE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1:7%、3.3%,与CT组(分别为18.9%、3.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是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大约占2/5左右,其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早期诊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除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外,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诊断率仍需进一步提高[1]。本文中我们就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具  相似文献   
8.
余德龙  顾晔  胡立群  曾昆  高波 《临床荟萃》2009,24(22):1979-1980
已知各种急性损伤均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药物、心肌炎、心脏外伤以及心脏手术等,慢性传导系统异常的病因往往归因于心脏退行性的改变,且病因不太明确,已知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肌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同时临床研究证实一些明显或隐藏的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对传导系统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也是传导系统损伤的较常见原因。本研究对因缓慢型心律失常而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评估冠心病在传导系统异常病因中的意义,以及特定的病变解剖分布对传导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双盲将118例择期PCI患者分为A、B两组,术前600 mg负荷剂量相同,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波立维、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75 mg/d或150 mg/d,于术前及术后1天、7天、14天和30天评估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天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聚集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7天、14天、3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较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以降低择期PCI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徐标  曾昆  黄妍 《中草药》2015,46(8):1195-1199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高、低剂量(45.0、22.5 mg/kg)组及模型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再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0只.麝香保心丸组第1、2周末2个亚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起ig给药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2周末时以程序电刺激诱发各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后,假手术组取位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心肌梗死各组取位于左心室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结果 第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1).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第2周末时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而第1周末时则无显著差异.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第1、2周末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在第1周末(P< 0.01)、第2周末(P< 0.05)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IL-18过度表达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