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住院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3年共有1 044例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广泛,涉及20个科室,其中以普外科用量最大,肿瘤患者使用人数最多,70~80岁年龄段病使用人数最多,用量也较大,用药理由主要是低蛋白血症和营养支持。结论:该院对使用人血白蛋白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人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2.
某院2013年上半年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医嘱点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荣娟  李祥胜  陈进  李琪 《安徽医药》2014,(12):2389-239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6月份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医嘱440份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数占总抗菌药物医嘱总数的23.64%。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分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问题及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问题。结论通过住院病历医嘱点评,可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利奈唑胺(linezolid)在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间接受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从HIS系统中提取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两年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共84例,其中痊愈9例(10.71%),显效17例(20.24%),进步26例(30.95%),无效19例(22.62%)。发生不良反应 31例(36.90%),其中,血小板减少症 13例(15.48%);谷丙转氨酶(ALT)升高9例(10.71%)。用药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呼吸科为最多,重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为主要应用疾病。结论 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用药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临床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进  刘秀珍  戴武  李琪  曹荣娟  李俊峰  高雷  刘燕 《中国药房》2014,(34):3169-3172
目的:比较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预混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A组,n=30)、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B组,n=28)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在随访过程中根据血糖波动特点调整每位患者给药剂量。每位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5次。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A组高于B组。结论:2种治疗方案均能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但A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投入产出达到最优,B组投入偏高且临床疗效和QALYs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院近两年辅助用药临床应用情况,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主要问题为无适应症用药及超量使用.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辅助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本院实际,可以通过制订辅助治疗用药目录,规范辅助治疗用药管理工作流程,确立辅助治疗用药使用管理原则,初步探讨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模式,减少辅助用药临床不合理使用,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肝星状细胞 (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 (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受体 (PDGFR-β)、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YPF-P(12.5、25、50、100、20...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作用,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TGF-β1干预的HSC中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肝星状细胞株HSC-T6用YPF-P(25、50、100 mg/L)处理48 h,同时设空白对照和TGF-β1干预的对照,MTT法检测HSC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质及药物代谢相关基因SLCO1B1和ApoE的基因多态性在安徽地区汉族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分布,以评估他汀类药物个体化用药的效益/风险比。方法: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技术检测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73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基因组中SLCO1B1基因的rs2306283(388A>G)和rs4149056(521T>C)位点和ApoE基因的rs429358(388T>C)和rs7412(526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与已报道的中国其他地区汉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检测到安徽地区汉族心血管疾病患者中SLCO1B1基因型有6种,分别为*1a/*1a型(6.11%)、*1a/*1b型(29.08%)、*1b/*1b型(44.57%)、*1a/*15型(4.08%)、*1b/*15型(15.49%)、*15/*15型(0.68%),未检测到*1a/*5型、*5/*5型和*5/*15型;ApoE基因有6种表型,分别为E2/E2型(0.41%)、E2/E3型(11.96%)、E2/E4型(1.09%)、E3/E3型(67.66%)、E3/E4型(17.93%)、E4/E4型(0.95%)。两种基因的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满足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本研究人群中携带SLCO1B1正常肌病风险型的比例最高,约占79.76%;SLCO1B1中度肌病风险型和高度肌病风险型的人群比例较低,分别为19.57%和0.68%。ApoE大众类基因型比例最高,约占68.75%;ApoE保护类基因型及风险类基因型的人群比例分别为12.37%和18.88%。不同性别间SLCO1B1和ApoE基因表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华南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相比,安徽地区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地区73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型分别以他汀药物剂量耐受性较高的正常肌病风险型和对他汀药物敏感的大众类基因型为主,服用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风险较低,降脂疗效较好;且两种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均不受性别的影响,但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可能在地域上存在差异。因此,检测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于临床评估效益/风险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