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60例(男50,女10,年龄43±8a)经内窥镜证实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口服法莫替丁40mg,qn,疗程2-4wk或延至6-9wk。溃疡愈合率DU2,4,6 wk分别为50%,84%,92%,SU2,4,6,8 wk分别为40%,68%,73%,82%。服药后3,7,14 d上腹痛缓解率DU为50%,80%,100%,SU为40%,75%,9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故法莫替丁对溃疡病,尤其是DU是一有效和安全药物。  相似文献   
2.
从1979年起采用纤维腹腔镜于临床,我院采用Olympus生产的单孔穿刺腹腔镜及NCS针状腹腔镜.一般在术前半小时肌注度冷丁50mg,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手术当晨禁食,排尿后接受检查.腹腔镜插入点,最常用于选脐左旁2cm偏上方或脐下正中线4cm,局部麻醉下作2cm切口后,用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达腹膜.穿刺时注意避开腹壁静脉及右上腹圆韧带上行的部位,如系细小内镜,镜身口径仅5mm,可不作皮肤切口,相当于一个简单的穿刺.气腹穿刺点,往往取左下腹脐——髂前上棘联线中点偏外方,局麻后,采用气腹针穿入腹腔,回抽无血时。始可注入气体,气体可选用一氧化二氮(笑气)或二氧化碳为代替空气最安全,一般可注入3~4立升,腹内压力达16mmHg即可.腹腔镜插入前,由于腹腔内外温差较大,宜用温热纱布包敷镜面.病人取平卧位,头部稍枕高,操作过程中,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体位,遇有腹水时,术前需用药物或穿刺排水后再进行检查.手术腹  相似文献   
3.
4.
直肠出血又称便血(Hematochezia)。临床表现为由肛门排出红色或暗红色血液。根据出血量多少,分为显性出血和倾注性大量出血两类。出血原因以直肠病变如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等为最多见;但整段肠道(包括十二指肠)都可有引起直肠出血的病变。因此,直肠出血的病因诊断相当困难。近年来在诊断手段和方法上有了不少发明和发展,然而虽经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内窥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等项检查,仍有3~27%的病例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5.
从七十年代起纤维结肠镜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在逐步展开,对提高结肠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都很大价值。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剖腹手术的痛苦。我院自一九七五年八月起至今共进行三百九十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人九十六例,息肉一百三十三只。其中四十六例,七十二只息肉在纤维结肠镜下配用电凝热圈套器作摘除。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三百九十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三百二十二例用Olympus CF-LB型(一百八十七公分长)  相似文献   
6.
雷尼替丁短程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尼替丁(Ranitidine)又名呋喃硝胺,是一种新的特异性H_2-受体阻滞剂,已在77个国家中广泛使用,现将我们两院应用结果报道如下。病例选择与方法1984年9月~1985年7月,经胃镜确诊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PU)门诊病例137例,随机分为雷尼替丁  相似文献   
7.
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上海建工医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经临床以及胃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46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及法莫替丁对照组,病人同时口服胃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两个月后胃镜复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兰索拉唑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7%,法莫替丁对照组症状改善率60.6%.内镜观察食管炎改善有效率兰索拉唑组为91.3%,法莫替丁组52.2%.经Radit和秩和检验,两组症状改善和内镜观察食管炎改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结论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病人应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5年10月开始应用纤维结肠镜下电凝摘除结肠息肉,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91例息肉125个报告如下:方法我们采用日本欧林巴斯厂的产品MB_2型和LB_2型纤维结肠镜,配合SD 型电热圈套器以及PSD 型高频电供能仪。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发现任何结肠部位的息肉后即插入圈套器。一般套在息肉蒂的中上段或基底上方,然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