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曲淑杰  别毓舒  赵树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96-696,F0003
<正>准确的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标本采集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涉及的范围广,仅从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体位:直立位或坐立位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导致血浆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也称为变异性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比,针对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远远滞后,全球仅有日本和少数欧美国家进行过相关研究.早在1845年Latham首先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可致心绞痛,1927年Gllavardin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可致冠状动脉闭塞,1951年Pritamen报道了变异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杨艺军  曲淑杰 《人民军医》2003,46(8):448-44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管理对首发或再发脑卒中的预防效果 ,为制定加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管理措施及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按治疗分组 ,比较检出高血压病后至发生脑卒中的平均年限 ;按就诊方式分组 ,比较高血压病管理对提高药物治疗率 ,降低左室肥厚率 ,延缓脑卒中发生及预防再发的效果 ,并对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检出高血压病后至发生脑卒中的平均年限 ,长期服药组为 2 2 80± 10 91年 ,间断服药组为 18 11± 5 99年 ,不服药组为 9 82± 7 34年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2 )长期坚持服药率固定就诊组为 2 6 9% ,不固定就诊组 15 8% ;发生脑卒中平均年限为固定就诊组 2 1 4 1± 9 82年 ,不固定就诊组为 17 82± 3 80年 ;再发脑卒中率、左室肥厚率固定就诊组均显著降低于不固定就诊组。结论 :加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管理 ,长期坚持药物治疗方案 ,可延长脑卒中首发或再发年限  相似文献   
4.
5.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降压疗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 ,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对已进行降压疗效自我评估的高血压病 5 1例 ,进行了偶测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检查 ,探讨ABPM对评价降压疗效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随机选择的门诊高血压病 5 1例 (高血压定义及危险度分层均按 1999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标准 ) ,男 35例 ,女 16例 ;年龄 38~ 82岁 ,平均 6 2 5± 10 1岁。患病年限 1 5~ 38年 ;平均14 9± 12 7年 ,连续服用降压药物时间 1~ 36年 ,平均 11…  相似文献   
6.
曲淑杰  韩敬 《人民军医》2009,(5):280-280
1990年1月-2008年12月,我部共后送因心电图ST-T异常改变行冠状动脉造影(CAG)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仙人掌具有清热,消炎,解毒之功能。用其治疗腮腺炎的方法是:采集仙人掌、球、或鞭,500g~1000g,去刺洗净,备明矾5~10g。捣成糊状。分为4等份。按范围大小敷于患部,约5mm厚即可。不加敷料覆盖。嘱患儿2小时内不要活动。保持口腔卫生,每24小时更换药1次。4~5天可痊愈。若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疗效更佳。口服药方:双花、元参、地丁、连翘、甘草、赤芍、桔梗、蒲公英、浙贝、僵蚕、牛蒡子、板蓝根等,煎服,可缩短疗程,减少患儿痛苦,治愈更好更快。病例举例:李某,5岁,初诊,腮颌肿胀,发热,头痛呕吐3天,有腮腺炎接触史,腮部漫肿剧痛拒按,伴有吞咽不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