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师工作虽然只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调配、制剂,但它不是单纯的照方拿药,而是实现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服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药师工作逐渐从以药品供应事务型向科学技术服务型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从而确保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药师职业内涵与药学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30~31日,和田县职业技术高中发生一起沙门氏菌属甲型副伤寒食物中毒。该校共有931名学生,均系住校生,教职工43名,发病42人均系学生.总罹患率为4.34%(42/968),其中男性3l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18岁。该校只有一所学生食堂,仅能供150名学生就餐,其余781名学生只能在校外附近餐馆就餐。经调查.在此次中毒暴发前曾有78人在校外某餐馆就餐,随后有42人出现不同症状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其中有6人出现发热症状,有1人体温达39℃,就餐者的发病率为53.85%。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的概念即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它是抗菌药物对致病微生物特有的效应。抗菌药后效应现已成为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药物持续抑菌时间的长短。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抗结核治疗的不正规以及结核敏感耐药菌株的产生,使难治性结核病例逐渐增多,因此,在充分了解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注意其用药方法的合理性,正规、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化的督导用药,发挥药物最大治疗效果,通气或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产生,是当前抗结核治疗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患者抑酸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住院患者抑酸药使用情况,统计抑酸药消耗数量、金额及科室分布,对用药频度、使用强度、抑酸药使用率、人均费用及适应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抑酸药使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占主导,主要采用静脉给药。内科使用频度占全院的71.75%,涉及消化、呼吸、心内、老年科等;外科占28.25%。住院患者使用率为37.24%,内科以消化、血液肿瘤、呼吸科使用率较高;外科以重症医学室( ICU )、脑外、肝胆等科室为主;人均费用200元以上。结论 PPI在ICU和非ICU患者中使用非常广泛,其使用方式和合理性值得探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结核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进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和田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接诊可疑者12129例,其中涂阳病人2363例(新发1984例、复发183例、其他复治196例),涂阳率为45.25%,涂阳新登记率为8.53/万,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7.00%。[结论]和田县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某女 ,13岁 ,非常住人口儿童 ,2 0 0 3年 2月 14日 10时 30分 ,由和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预防接种门诊专业护士 ,在左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剂量为 0 5ml的流行性感冒 (流感 )灭活疫苗 (全病毒颗粒悬液制品 ,由地区CDC购进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2 0 6 0 1,有效期 :2 0 0 3 0 9 0 2 )。于当日 19时左右自感全身无力 ,肌肉酸痛 ,行走站立不稳 ,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散在的出血点 ,并以四肢远端较多 ,轻微痒感 ,且注射部位出现米粒大小丘疹 ,瘙痒难忍 ,逐渐加重 ,且大片斑疹出现 ,感觉恐慌 ,2 0时来县CDC门诊就诊。体查…  相似文献   
8.
9.
患者文化程度与不依从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患者文化程度与不依从用药的关系及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方法发放调查问卷,择取符合条件的对象,分为大专以上和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不依从用药率分别为29.29%和24.31%,无显著性差异。影响高学历患者用药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用药品种过多、方案复杂(60.00%),药物剂型不合适(41.14%),药品价格因素(36.00%);影响低学历组患者用药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更换药品厂家(37.04%),用药品种多、方案复杂(36.36%),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低、服务态度差(35.69%)。结论患者不依从用药原因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易晓玲  舒德忠 《河北医药》2011,33(7):1063-1064
由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神经和外周神经等部位的损害,外周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中受到影响的外周神经症状可能是感觉的或者是运动的。味觉同嗅觉、视觉、听觉一样是人体感觉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药物引起的味觉障碍是感觉神经障碍表现出的一种特有的药源性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