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通过头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并结合脑性瘫痪(CP)患儿粗大运动评估(GMFM)的测定来探讨其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65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儿童1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GMFM评价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对受试儿童进行DTI检查,测量各组患儿主要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 FA)。结果各个部位的FA值与GMFM-88值存在正相关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内囊后肢相关性明显(r=0.455)。结论粗大运动功能障碍与脑内广泛白质纤维束损伤有关,以内囊后肢部位最明显。 FA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功能的发育情况,DTI在评价痉挛性脑瘫运动功能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尖足畸形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取因下肢痉挛导致尖足的脑瘫患儿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注射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均给予康复训练,注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对患儿下肢痉挛程度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治疗前,注射组患儿MAS评分[(3.31±0.76)分]、PROM值[(108.27±11.38)°]、GMFM-88评分[(54.31±10.31)分]与对照组患儿MAS评分[(3.40±0.65)分]、PROM值[(106.10±11.44)°]、GMFM-88评分[(55.62±10.2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注射组治疗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治疗2周后外,剩余时间点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组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联合康复训练可快速改善尖足畸形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安徽省0~14岁智力障碍(ID)/发育迟缓(DD)儿童的发生率及分析高危因素.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联体内12家县、市级医院转诊到安徽省儿童医院的0~14岁15766名儿童进行调查,并将发生ID/DD的患儿设为ID/DD组,另选同期健康儿童20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统计2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后天脑损害情况、围生期情况、儿童父母受教育年限,筛查染色体基因和遗传代谢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儿童ID/DD发生的因素.结果 15766名儿童中,ID/DD发生142例,发生率0.90%.2组年龄、遗传因素、后天脑损害因素、围产期因素、父母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OR=3.017)、遗传因素(OR=6.826)、后天脑损害因素(OR=5.353)、围产期不良事件因素(OR=3.092)、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OR=3.869、4.532),发生ID/DD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 遗传因素、后天脑损害因素、围产期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是儿童ID/DD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肌肉痉挛的脑性瘫痪患儿75例,分为超声定位BTX-A注射治疗组37例(注射组)和单纯康复治疗组38例(对照组).其中注射组在超声定位后予BTX-A注射患儿下肢痉挛肌群,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行相关评价.结果 注射组在注射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肌肉痉挛的改善及GMFM评分均优于注射前(P均<0.01),且痉挛程度在注射2周、1个月改善最明显.注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组3个月和6个月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TX-A注射有时效性,6个月后可重复注射.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定位准确、安全,患儿依从性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AFO)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 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BTX-A肌肉注射与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FO训练,与其运动康复训练同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和6个月,使用量角器测量踝关节的被动背屈角(APROM),改良Ashworth量表的评分(MAS)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PROM、MAS和GMFM(D、E)分别为(109.25±12.38)°、(3.12±0.56)分和(55.32±11.23)分,与对照组[(107.11±13.44)°、(3.05±0.66)分和(56.21±10.8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APROM、MAS和GMFM评分在治疗后1、3和6个月时与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ROM、MAS和GMFM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之间的评估指标比较,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FO联合BTX-A疗法能进一步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程度,减轻尖足异常姿势,维持时间更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神针联合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Bobath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神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及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包括抓握能力(Gr)及视觉运动整合能力(V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及IGF-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4%(50/53),对照组总有效率77.36%(41/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GMFM评分、PDMS-FM Gr评分及PDMS-FM Vi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P<0.05),IGF-1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及IGF-1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神针联合Bobath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能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降低IL-6及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升高IGF-1水平,促进神经发育,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初秋,“药品降价”热论未散,业界人士的目光又纷纷聚焦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的最新消息:2005年8月31日,第二次全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会议在吉林省吉林市开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在会上宣布,根据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CP)儿童脑血流量与发育商(DQ)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P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儿11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神通督针;观察2组患儿波幅值、转折高比值及血流入时间改变状况,发育商(D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善状况,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改变状况,免疫球蛋白、躯干控制评分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得分改变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流入时间为(0.10±0.01),较治疗前(0.14±0.01)和对照组(0.12±0.01)显著降低;波幅值、转折高比值、DQ及ADL评分分别为(0.22±0.03)、(0.70±0.02)、(81.39±8.50)、(47.96±6.08),较治疗前(0.16±0.02)、(0.64±0.02)、(51.46±6.18)、(31.07±5.82)和对照组(0.19±0.02)、(0.66±0.02)、(71.42±8.29)、(42.29±6.1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IFN-γ含量分别为(13.49±2.50)(g/L、(38.49±4.93)ng/L,较治疗前(36.68±5.09)(g/L、(51.73±5.61)ng/L和对照组(19.18±2.62)(g/L、(45.10±4.75)ng/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CP患儿脑血流量,提高DQ与ADL评分,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