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n=30),将8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n=40)普罗布考组(P组,n=40).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留取血清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 (1)与N组相比,糖尿病大血管病变C组和P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8-iso-PGF2α、OX-LDL显著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改变.P组经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普罗布考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可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并有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艾滋病(AIDS)中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断为AIDS且临床表现、胸部CT、实验室检查高度怀疑肺结核且痰结核菌阴性的65例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涂片(BAL)、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刷检、活检结果。结果 65例病例中,BAL液抗酸染色涂片阳性14例(21.54%),BAL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0例(30.76%),支气管镜刷检阳性24例(36.92%),35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予以支气管镜活检,阳性21例(60.00%),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方法确诊43例(66.15%)。结论在AIDS患者中,对痰菌阴性且高度怀疑肺结核患者进行支气管检查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随机分组,两组对照,抽取空腹血化验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组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两组HBeAg和HBV DNA转刚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腺肽联合还原型谷胱肝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STZ制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普罗布考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普罗布考组每日予以普罗布考灌胃.8周后处死采血测血脂、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结果 模型组较对照组血糖、饮水量、体重升高(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下降(P<0.01),光镜下主动脉内膜厚度增加(P<0.01),有脂斑突向管腔.与糖尿病组比较,普罗布考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镜下内膜厚度降低(P<0.01),内膜结构较清晰完整.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丙二醛、8-异前列腺素F2α增加(P<0.01),丙二醛降低(P<0.0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升高(P<0.01),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上升(P<0.05).普罗布考干预后,丙二醛、8-异前列腺素F2α下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P<0.0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下降(P<0.01),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下降(P<0.01).结论 普罗布考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芳玮  文隆  冯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811-812
<正>复方丹参与六合氨基酸联合肝病理疗综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耐受性良好,能迅速改善症状和肝功能,疗程短,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院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不同原因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组2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第一医院82例AIDS合并肺部疾病病人的支气管镜下表现和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肺泡灌洗液涂片革兰染色、支气管镜刷检、支气管黏膜活检结果。结果 8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病例中,支气管镜下多有气管、支气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表现,镜下见干酪样坏死5例,管腔狭窄23例,新生物10例。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培养阳性率30.49%(25/82),显著高于普通痰培养阳性率15.85%(13/82)。肺泡灌洗液涂片结果:涂片革兰染色阳性率47.56%(39/82),显著高于普通痰涂片阳性率32.93%(27/82);抗酸染色阳性率24.39%(20/82),显著高于普通痰抗酸染色阳性率9.76%(8/82)。5例病人行六胺银染色,确诊肺孢子菌肺炎1例。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组织活检确诊腺癌1例,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发现可疑肿瘤细胞3例。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AIDS合并肺部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方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8~57岁。22例患者均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12例患者出现皮疹,7例患者可触及脾大,15例患者伴有消瘦、口腔白斑、淋巴结大。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CD4+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均50cells/μL;21例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感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常见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影,其次为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16例患者在积极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5例患者转回当地继续治疗,仅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出现严重的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清腺苷脱氨酶可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艾滋病患者均有明显免疫力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通过针对性的情绪智力培养提高住培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 对住培基地一年级临床医学132名住培医师在自评分级的基础上以情绪智力和人际沟通评价量表进行联合测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自评分级的组间差异,以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评分级较清晰地对受测人进行了三分层,在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很好”组各项得分高于“尚可”组和“稍不足”组,在情绪智力总分(P<0.001)及其情绪知觉(P<0.001)、自我情绪管理(P<0.001)、他人情绪管理(P<0.001)和情绪利用(P<0.001)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沟通能力总分及其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冲突管理中,“很好”组相对于“尚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均与人际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01),但对人际沟通能力影响最显著的为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两个维度(R2=0.531,P<0.001)。结论 通过对住培医师在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维度的侧重性培养,有望对住培医师达到国家规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祁阳市中医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 074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报告中ADRs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及其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其中头孢菌素相关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 074例ADRs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的有392例,其中与头孢菌素相关的有203例;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45岁(68例,占33.50%)和45岁~<65岁(49例,占24.14%),而涉及的种类主要为第3代头孢菌素(152例,占74.87%),其中涉及的主要品种为注射用头孢他啶(51例,占25.12%)和注射用头孢噻肟(42例,占20.69%);在累及器官方面,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63例,占80.30%),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皮肤发红和红斑;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