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神经节苷脂与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  相似文献   
2.
3.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越  欧海荣  文上康  杨朔 《河北医学》2010,16(12):1458-146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脑积水患者30例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感染2例,其中颅内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分流管脑室端堵塞2例,腹腔端堵塞1例;术后出现低颅压反应7例,发热3例,皮下积液1例,癫痫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明确,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穿刺引流+局部亚低温)68例、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穿刺引流+持续亚低温滴灌)66例及对照组(单纯穿刺引流组)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天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血肿大小。结果治疗7、14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30、60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也显著增高(P<0·05),滴灌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治疗3、7d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血肿的吸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在早期更快地促进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干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手术组给予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保守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量、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mRS分级).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15、20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后5、15、20 d,两组GC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GCS评分均不断上升;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GCS评分(4.6±0.5)、(8.7±1.5)、(14.8±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0.7)、(7.2±1.3)、(12.9±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5、20 d,两组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NIHSS评分均不断降低;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躯体、情感评分及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法评估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30d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的缺血灶大小。结果治疗7d后,三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联合治疗组缺血灶大小较单纯亚低温组明显减少(P〈0.01),依达拉奉组缺血灶大小较单纯亚低温组也明显减少(P〈0.05);但联合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缺血灶大小减少差异依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小缺血灶体积,挽救缺血半暗区神经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