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隐睾、隐睾合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the Urinary Tract,CAKUT)患儿病情诊断的作用以及评估隐睾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1例疑似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体格、实验室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腔镜探查。以腹腔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隐睾诊断的准确性(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以体格、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睾合并CAKUT诊断的准确性。对确诊隐睾患儿行腹腔镜睾丸下固定术,于术后5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术前超声诊断隐睾类型、体积与术中所见一致性,探究超声在评估手术成功率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睾丸恢复情况(睾丸体积、形态、血运、精索)中的作用。结果101例患儿中83例确诊隐睾,超声诊断隐睾的准确度97.03%、敏感度98.80%、特异度88.89%、误诊率11.11%。83例隐睾患儿中9例确诊隐睾合并CAKUT,超声诊断隐睾合并CAKUT的准确度95.18%、敏感度90.00%、特异度95.89%、误诊率4.11%。超声诊断睾丸位置、体积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儿进行手术后,其中80例患儿的睾丸位于阴囊内,无回缩,成功率为96.39%;3例患儿的睾丸回缩至阴囊上方,需进行再次手术,失败率为3.61%。与术后6个月恢复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隐睾患儿血运良好情况、精索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睾丸体积及睾丸形态正常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超声诊断隐睾的方式简单,准确性高,且其对隐睾合并CAKUT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超声能够详细观察患儿的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可作为隐睾术后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比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斑块稳定性的情况。结果风痰瘀阻型颈动脉IMT、斑块积分与风痰火亢、气虚血瘀、痰热腑实、阴虚阳亢型比较显著升高(P均0.05)。稳定斑块组以风痰瘀阻(29.2%)和风痰火亢(26.2%)为最主要证型,不稳定斑块组以风痰瘀阻(34.8%)为主要证型,风痰火亢、风痰瘀阻型斑块检出率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脑梗死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斑块硬化程度不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不同中医证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中医药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74例脑梗死患者的121个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按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斑块(造影Ⅰ级)以阴虚阳亢为最主要证型(占85.9%),风痰瘀阻和风痰火亢证脑梗死患者的不稳定型斑块(造影Ⅱ级和Ⅲ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患者(P0.05),且风痰瘀阻和风痰火亢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及增强强度比值亦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患者(P0.05)。结论: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研究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不同中医证型脑梗死的相关性,可为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B超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术中B超检查,根据B超检查结果,在B超引导下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组织,并与术前、术后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术中B超对于术野表浅组织脑挫裂伤全部发现;对于术前存在的颅内血肿术中B超可清晰显示,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血肿变大10例,全部在B超引导下清除;术后CT复查示术中B超所见的血肿基本清除,残存脑内或远处脑挫裂伤灶11例,局部或远处残存或新发血肿5例。结论 术中B超检查结果与术前、术后CT符合率高,颅脑损伤术中运用B超可及时发现迟发性血肿,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祝炜  张云鹂  戴旭辉  马艳  文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3):2132-2136,2161
目的: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通过观察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运动耐量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调脂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标准治疗+调脂治疗)和对照组(标准治疗),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血脂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常规检查。疗程6个月。对2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Nt-proBNP及运动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较治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VE/VA)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Nt-proBNP浓度均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能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射血分数和运动耐量的改善与标准抗心衰治疗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8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各40例。两组分别用加替沙星片0.4g,口服,1次/d;左氧氟沙星0.2g,口服,2次/d,疗程均为7d~10d。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为别为92.5%、8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17.5%。结论:加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影响.方法 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9例,将侧支循环开放分为前交通动脉 (ACoA)、后交通动脉(PCoA) 及颈内-外动脉 (ICA-ECA)开放,比较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类型患者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前与术后颅内血管血流及CVR变化.结果 TCD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CVR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狭窄患侧的CVR按照不同侧枝循环开放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ACoA+PCoA+ICA-ECA>ACoA+ICA-ECA >ACoA >ACoA+PCoA >PCoA+ICA-ECA >PCoA>ICA-ECA,支架术后CVR均恢复正常范围,不同侧枝循环开放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颅内血流变化,观察不同侧枝循环开放患者支架置入前后CVR改变,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60例。男158例,女102例,年龄17—80岁,平均45岁,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中段101例、下段133例。其中7例ESWL术后在双侧输尿管下段石街形成。164例伴有轻度肾积水,76例伴有中重度肾积水。合并输尿管息肉42例。结石直径5mm×8mm-10mm×18mm。结果260例输尿管结石1次碎石成功241例,总成功率93.3%,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坠人肾脏9例,中段结石6例因结石坚硬弹击中上移至肾脏,该15例患者后经ESWI舱疗后排出。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被肉芽组织包裹难以碎石,2例因输尿管入口狭窄无法进镜,该4例改为开放手术,术后住院2~7d,平均3d。大部分患者经过1-2月复查,结石均排净。1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碎石7天复查血Cr、Bun均下降至正常,164例肾积水者,积水情况改善。多数患者术后短时间(1-2d)轻度血尿,无输尿管穿孔、撕裂、大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应玩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原发输尿管结石很少见,多由肾结石向下移动进入输尿管而形成,临床以血尿、肾绞痛为特征。熟练地掌握超声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超声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戴旭辉  尹心宝  李敏 《吉林医学》2012,33(20):4338-434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妊娠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3例患者术中发现结石并行碎石取石术,4例术中未发现结石,行输尿管镜检留置双"J"管,1例结石进入肾盂,留置双"J"管,产后行ESWL排出结石,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和手术相关的早产或流产。结论:输尿管镜在诊治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方面疗效确切,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