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成黎 《山东医药》2007,47(1):72-73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在小儿中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常造成小范围流行,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们共收治MP感染患儿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重症肺炎婴幼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海拔2260 m)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住院30例(男16例,女14例)西宁地区婴幼儿重症肺炎和32例(男17例,女15例)健康婴幼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右室射血前期/射血加速时间(RPEP/AT)明显延长,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肺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pa)降低,右心室(RV)、右心房(RA)扩大。二、三尖瓣A峰、A/E增高,左室等容舒张时间(LIRT)、右室等容舒张时间(RIRT)明显延长(Pa<0.01)。结论高海拔地区婴幼儿重症肺炎存在肺动脉高压,及明显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吸入佐治高原重症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198-1199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高原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11月~2006年9月住院的毛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合并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喘憋、咳嗽、哮鸣音、肺部罗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喘憋症状、咳嗽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吸入佐治高原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疗程,避免全身应用激素,疗效确切,且安全方便,可作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芪丹复感颗粒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TLR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利巴韦林100 mg·kg-1),芪丹复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芪丹复感颗粒1,2,4 g·kg-1),每组20只,其中12只用于观察死亡情况。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鼻饲流感病毒PR8建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分别使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Toll样受体4/7(TLR4/7)、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 建模第7天,模型组小鼠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0%。在建模后第14天阳性药组死亡3只(25.0%),芪丹复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死亡9只(75.0%)、6只(50.0%)和5只(41.7%)。造模第5天,模型组,阳性药组,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和BALF中的TNF-α、IL-6、IL-1β水平以及肺组织中TLR4/7、MyD88、NF-κ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药组,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芪丹复感颗粒可以减轻流感病毒造成的肺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7-MyD88-NF-κB通路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51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和50例健康儿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51例高原性心脏病患儿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前壁及主肺动脉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组右室射血前期/射血加速时间(RPEP/AT)明显延长,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A/E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病例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减退,右房右室均增大,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增厚,主肺动脉增宽.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成黎 《临床荟萃》2000,15(8):353-354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 (HCM )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 ,以左心室受累为主。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 (UCG)的广泛应用为其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对我院近 5年来收治的HCM分析发现以右心室肥厚为主 ,现将资料和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8例均为我院 1994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的住院患儿。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9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1岁 4个月 ,平均年龄 9.5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心肌病家族史及导致心室肥厚的其他心脏疾患和全身疾病。 3 8例为高原世居儿 ,其中 3 4例出生在海拔 2 10 0米以上 ,4例生活在海拔…  相似文献   
7.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观察小儿罹患腺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征以及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HTH〗方法〖HTSS〗〖KG*2〗回顾性分析146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符合重症肺炎诊断56例,分析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HTH〗结果〖HTSS〗〖KG*2〗146例患儿年龄多在2岁以下(104例,71.2%),以冬春季(120例,82.2%)多发。146例患儿中46例(31.5%)并发其他病毒感染,20例(13.7%)合并2种以上病毒感染,检出病毒77株,其中A型流感病毒26株、副流感病毒1型22株、副流感病毒3型20株、B型流感病毒7株及副流感病毒2型2株;74例(50.7%)患儿并发细菌感染,12例(8.2%)合并2种以上细菌感染,检出病菌86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9株、肺炎链球菌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其他12株;16例(11.0%)患儿并发肺部支原体感染。146例肺炎患儿分为非重症肺炎组(非重症组)90例与重症肺炎组(重症组)56例,重症组患儿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有手术史、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既往有手术史、血红蛋白<90 g/L是腺病毒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56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与预后不佳组27例,预后不佳组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C反应蛋白> 30 mg/L、降钙素原>10 μg/L、急性肺损伤、循环系统并发症、≥3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降钙素原>10 μg/L、急性肺损伤和循环系统并发症是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HTH〗结论〖HTSS〗〖KG*2〗小儿罹患腺病毒肺炎年龄多在2岁以下,患儿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既往有手术史、血红蛋白<90 g/L,易导致患儿出现重症肺炎;患儿先天性气道发育不良、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降钙素原>10 μg/L、急性肺损伤、循环系统并发症往往预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西宁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其诊治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统一问卷,在西宁市城西区选择2所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和4个社区进行,儿童哮喘及过敏疾病的筛查。对已确诊哮喘患儿再次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诊治情况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结果:共抽取儿童6 423名,完成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初筛问卷6 163份(应答率96.00%)。共诊断哮喘77例(典型哮喘6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可疑哮喘6例)。确诊患者中72例为新诊断病例(93.5%)。西宁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1.25%,其中典型哮喘为1.07%,咳嗽变异性哮喘为0.08%。男性儿童患病率为1.38%,女性儿童患病率为1.14%,不同性别之间发病无统计学意义(P〉0.05)。48.05%的患儿哮喘起病于4岁前。本地区儿童哮喘既往诊断率较低,93.5%的患儿在本次调查前未获得明确诊断。结论:西宁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达1.25%,不同性别儿童发病无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患儿未得到及时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成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4-1495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MP)肺炎肺外器官受损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中61例肺外器官受累,占33.89%,其中以消化、心血管、皮肤、血液系统受累为多见,分别为40.98%、29.5%、11.48%、6.56%。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预后好,无后遗症。结论:MP感染易引起肺外并发症,应高度重视,以免引起漏诊、误诊及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51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和50例健康儿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51例高原性心脏病患儿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前壁及主肺动脉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组右室射血前期/射血加速时间(RPEP/AT)明显延长,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A/E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病例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减退,右房右室均增大,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增厚,主肺动脉增宽。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