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血浆3-氯酪氨酸(3-CT)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三氯乙酸沉淀血浆蛋白后,HPLC—ECD定量检测。结果3.氯酪氨酸血浆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625—2.000μmol·L^-1,r〉0.9966,回收率〉71.8%。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RSD%)分别〈8.8%和11.1%。3-氯酪氨酸的保留时间为(16.57±0.30)min,总分析时间32min。测得健康人和尿毒症患者(各6例)血浆3-CT浓度分别为(0.16±0.13)和(2.47±0.73)μmol·L^-1(P〈0.01)。结论本法所需样本量低,预处理步骤简便,适用于临床进行氧化应激、治疗、预后、诊断等研究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能否延缓大鼠残余肾功能的丧失,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采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分别给予5 mg·kg-1·d-1(A1组,n=8)、10 mg·kg-1·d-1(A2组,n=8)、20 mg·kg-1·d-1(A3组,n=8)的atRA灌胃,单纯肾大部切除非干预组(NX组,n=8)和假手术组(sham组,n=8)为对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鼠血浆atRA浓度;肾脏病理切片采用PAS染色,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残余肾组织上的分布水平。 结果: 3个不同剂量的atRA组血药浓度高出NX和sham组10倍以上,并呈现出同给药剂量相吻合的浓度梯度。肾小球硬化评分结果表明,atRA 干预的大鼠肾小球硬化明显轻于NX组,其中A3组硬化程度明显轻于A1组和A2组,P<0.05;A1组和A2组无显著差异,sham组无硬化表现; NX组肾小球TGFβ1表达量最多,atRA干预的3个组明显少于sham组,但A1、A2、A3组间无差异。 结论: atRA能减轻5/6肾大部切除大鼠残余肾硬化,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免疫球蛋白(Ig)G重链Fc段(TGFβRⅡ/IgG Fc)嵌合蛋白基因转染改善小鼠环孢素A(CsA)肾毒性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雌性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予低钠饮食,CsA组和干预组每日皮下注射CsA.在给药的第1天和第7天,CsA组在胫骨肌处注射携带lacZ基因的质粒(pCAGGS-lacZ),干预组注射pCAGGS-TGFkβRⅡ/IgGFc,给药2或3周后处死.血浆和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水平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得.肾组织中TGF-β1 mRNA水平用Northern印迹法测定.利用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和Masson三色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估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采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肾小管问质细胞凋亡.结果 CsA给药2周后.血浆、肾脏TGF-β1表达及其mRNA水平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0.01);小管间质病变也逐渐出现,PAS染色半定量评分和Masson套染计算肾皮质胶原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小管间质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sA给药3周后,血浆TGF-β1表达降至正常,肾脏TGF-β1表达及其mRNA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小管间质病变较2周时明显加重(P<0.01);而小管间质凋亡细胞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干预2周组小鼠的血浆及肾组织TGF-β1表达均较CsA 2周组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0.05),而TGF-β1 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Masson套染计算肾皮质胶原容积显著低于CsA 2周组(P<0.05);小管问质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CsA 2周组(P<0.01).干预3周组的血浆、肾脏TGF-β1表达及其mRNA水平与CsA 3周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管间质病变持续减轻,PAS染色半定量评分和Mason套染计算肾皮质胶原容积显著低于CsA 3周组(P值均<0.01);小管问质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CsA 3周组(P<0.01).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均与凋亡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804、0.906.P值均<0.01).结论 TGFβRⅡ/IgG Fc基因转染有效抑制了CsA引起的小管间质病变.细胞过度凋亡参与了慢性CsA肾病的发病,且与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TGF-β1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GFβR Ⅱ/IgG Fc的干预治疗可有效抑制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4.
忻菁  顾勇  林善锬 《上海医学》2003,26(11):793-79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Ⅱ型受体 IgGFc(TGF βRⅡ /IgGFc)嵌合蛋白基因转染对小鼠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作用。方法 雌性ICR小鼠予低钠饮食 1周后分为 3组 ,每组 6只 ,CsA组和TGF βRⅡ /IgGFc干预组每日皮下注射CsA 2 5mg/kg ,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等量橄榄油。在给药的第 1天和第 7天 ,CsA组在布比卡因预处理的胫骨肌处注射 5 0 μgpCAGGS lacZ ,TGF βRⅡ /IgGFc干预组注射等量 pCAGGS TGF βRⅡ /IgGFc,均联合电穿孔 ,给药2周后处死。采用Northernblot测定肾组织中TGF β1mRNA水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测定肾组织和血浆中TGF β1蛋白水平。利用石蜡切片PAS和Masson’strichrom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估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 CsA用药 2周后 ,CsA组血浆和肾脏TGF β1表达持续增高 ,小管间质病变明显 ;TGF βRⅡ /IgGFc干预组血浆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相仿 ,而肾组织TGF β1表达较CsA组降低 5 0 % (P <0 .0 1) ,对小管间质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P <0 .0 1)。结论 TGF βRⅡ /IgGFc基因转染有效抑制了CsA引起的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周期素激酶抑制剂(CKI)p21,p27在糖尿病高血压进展中的可能机制及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阻断剂波生坦(bosentan)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的糖尿病模型(SHR-DM),设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阻断剂波生坦(bosentan)+长效钙离拮抗剂氨氯地平(amlodipine)组,amlodipine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西拉普利(cilazapril)组和非治疗组,4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 blot方法观察肾脏NF-κB,p21,p27,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变化,结果:bosentan可以明显抑制SHR-DM的组肾脏NF-κB,TGF-β1,p21和p27的表达,其肾脏保护作用与cilazapril 相似。结果:bosentan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干预NF-κB-TGF-β1-p21,p27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区一位50多岁的陈姓男患者,因面部、双下肢浮肿伴尿中泡沫增多,在当地治疗一月余效果不佳而来上海某大医院就诊。肾内科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得知,患者已有二十几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近3年血压逐渐增高。化验检查发现,该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达2.5克(正常为少于0.15克),眼底检查也发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AT1aR)基因敲除小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组分改变对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AT1aR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12周后,取肾脏组织作冰冻组织切片,用激光捕获微切割技术分离肾小球,提取R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肾小球内AT1aR、血管紧张素1b型受体(AT1bR)、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肾素、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mRNA表达。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肾素的表达。比较不同基因型小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T1aR基因敲除小鼠肾小球内AT1bR、血管紧张素原、肾素、CYP11B2的表达明显上调(P < 0.05),AT2R表达下调,ACE无明显改变;AT1aR基因敲除小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加(P < 0.05),TGF-β1、PAI-1、MCP-1和肾素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 < 0.05)。 结论 AT1aR基因敲除并不能使糖尿病小鼠肾脏病变改善。RAS组分的表达改变(AT1bR的上调和AT2 的下调,肾素的上调和CYP11B2的上调)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A型(AT1A)受体基因对糖尿病嵌合体(chimeric)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嵌合体小鼠全身组织包括肾脏由AngⅡ1A型受体(ATl.)野生型细胞(ATl^+/+)和AngⅡ受体AT1A基因敲除细胞(AT1A-/-)两组不同克隆来源的细胞组成。在AT1A嵌合体小鼠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300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12周后,取肾脏组织作连续冰冻切片。β半乳糖苷酶(LacZ)染色区分不同基因型的肾小球。PAS染色检测其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终末糖基化产物(AGE)、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的表达。比较两种基因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糖尿病状态下,AT1A+/+和AT1A-/-小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两种基因型相比,AT1A-/-基因型肾小球的表达绝对值显著高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5)。但从正常状态到糖尿病形成过程中,其升高幅度却显著低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1)。各种细胞因子在糖尿病状态下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AT1A-/-基因型肾小球的绝对数值显著高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5),但AT1A-/-基因型肾小球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幅度低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1)。结论 AT1A基因缺失使得部分肾小球代偿性上调TGF-β1、PAI-1、AGE和nitrotyrosine的表达。AT1A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GF-β1、PAI-1、AGE和nitrotyrosine的表达而参与了糖尿病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重塑,但并非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的研究认为肾小球基底膜成分改变及细胞外基质(ECM)积聚是其关键的致病因素,然而仅能解释30%~50%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1].  相似文献   
10.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健康血压”。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好体重.有利于更好地降低血压。除了控制体重之外,糖尿病患者在降压治疗中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您考虑到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