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疱疹病毒感染、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的8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GOLDWAY SLC-3000电子阴道镜下活检,并将手术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 80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下活检检出宫颈癌2例(2.5%)、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15.0%)、宫颈疱疹病毒感染5例(6.3%)、慢性宫颈炎61例(76.3%)。79例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出现1例误诊,将宫颈疱疹病毒感染误诊为慢性宫颈炎,准确率为98.8%。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微创、安全、准确,可用于进一步指导妇科手术及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英芳  杜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68-167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94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Ⅰ度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Ⅱ度与Ⅲ度的临床表现以明显腹痛为主,腹痛达100.00%.Ⅰ度未发现子宫板样硬,Ⅱ度与Ⅲ度的子宫板样硬发生率为35.00%、50.00%.胎盘早剥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为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原因,占40.43%,其次为创伤及引产,分别占21.28%、14.89%.分娩方式、母婴结局:94例患者中,6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阴道分娩,死胎14例,子宫卒中2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例,无孕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与产前检查,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阴道流血、持续腹痛者应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3.
杜洁  徐英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59-2461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某院妇科治疗的749例经诊断为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子宫穿孔、急性盆腔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其中19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均被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妊娠患者导致盆腔脓肿被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继发感染,共误诊21例,误诊率为2.8%;急腹症采用手术治疗217例,非手术治疗532例,全部患者经该院治疗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2±2.5)d.结论 在临床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体征的收集都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以及卵巢黄体破裂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继发感染等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于孕16~18周中期妊娠,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及依沙吖啶羊膜腔联合复方米非司酮的引产效果比较。方法: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中期妊娠引产者250例,总结分析孕16~18周妇女分别采用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联合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和口服复方米非司酮引产,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在孕16~18周者中,联合引产法在引产成功率及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P〈0.05)。  相似文献   
5.
章建娟  杜洁  徐英芳 《河北医学》2013,19(9):1404-1406
目的:研究探讨胎心监护无反应低变异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分娩前具有NST监护记录的正常单胎产妇1478例,按照所研究的胎心率变异类型分为四组,甲组1235例(83.56%),乙组156例(10.56%),丙组36例(2.44%),丁组51例(3.45%)。分析比较甲组与乙组、丙组与丁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甲乙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丙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分为无反应低变异型及无反应正常变异型,能够一定程度的提示两种类型不同的临床意义,提高胎儿监护的诊断水平,提高妇产科的临床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酸正常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胆汁酸正常的IC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未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瘙痒症状、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瘙痒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周,观察组的TBA水平没有变化,为(3.55±0.57)μmol/L,对照组的TBA水平为(39.5±10.5)μmol/L,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的瘙痒症状缓解,对照组瘙痒症状未改善或有加剧。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应用于胆汁酸正常的ICP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新生儿预后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案对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法,选取我院门诊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甲硝唑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79.69%(5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362,P=0.023〈0.05)。结论:滴虫性阴道炎采用口服甲硝唑治疗疗效确切,降低复发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机制、围生儿预后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 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双胎合并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IC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其中1例于孕35+3周早产顺产外,余12例均在积极干预后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一旦确诊为双胎合并ICP,都必须积极保肝降胆酸治疗,密切监测母婴情况,适时以适当方式终止妊娠,尽量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