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7%和8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和5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徐满珍  阮金兰 《医药导报》2008,27(5):511-512
目的 分离、鉴定绿舒筋活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 20凝胶柱色谱对绿舒筋中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现代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绿舒筋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 , I),雷公藤内酯乙(wilforlide B, II), 齐墩果-12-烯-3,29-二醇(olean-12-en-3,29-diol, III),3-羟基-2-氧代-无羁萜烯-29-酸(3-hydroxy-2-oxo-3-fridelen-20α-carboxylic acid, IV),3β,22α-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羧酸(3β,22α-dihydroxy-olean-12-en-29-oic-acid, V),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VI)。结论化合物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瑞沙在肺腺癌治疗中的疗效,疾病进展期及毒副作用. 方法 2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LCL中的腺癌病人,已经过不同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病人16例,4例为状态行为差PS为2的病人,均口服依瑞沙250mg,1次/日×1月. 结果全组有效率30%,(CR 2例,PR 1例),症状改善率为60%,副作用轻微并可恢复,多为Ⅰ/Ⅱ级(CTC分级)的腹泻和皮肤病变(皮疹、搔痒、皮肤干燥和痤疮).结论 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好,毒副作用轻,且大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常规血液检查结果,计算PLR。按照PLR是否250,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250)28例和低值组(PLR250)12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的5年存活率,以探讨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高值组结肠癌患者比例67.86%(19/28)明显高于低值组的45.90%(56/122),接受腹腔镜手术比例14.29%(4/28)明显低于低值组的40.16%(49/122),低值组的5年生存率77.05%(94/122)明显高于高值组的50.00%(14/28),且高值组晚期患者(Ⅲ、Ⅳ期)和分化差患者(差及黏液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7%(4/14)和40.00%(4/10),均明显低于低值组的62.90%(39/62)和75.00%(2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LR值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低PLR值患者。PLR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成熟果实中分得2个新的皂草精醇类化合物isoes-culeogenin A(1)、esculeogenin B(2)。化合物1是由lycoperoside F(3)经过酸水解、化合物2是由es-culeoside B经过酶水解得到的。将该植物的果实加水捣烂,过滤,滤液经DiaionHP-20柱、ODS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洛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ID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治疗,观察组采取培美曲塞联合洛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下降以及脱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和培美曲塞联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尤其是血液毒性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深圳市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ZXD1000-S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兴GoTa车载卫星定位系统、GIS(电子地图)显示系统和大屏幕投影于院前急救管理,应用效果为:①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度,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②降低急救车跑空率,减少院前急救运行成本;③ 提高突发事件医疗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成熟果实中分得2个新的皂草精醇类化合物isoes-culeogenin A(1)、esculeogenin B(2)。化合物1是由lycoperoside F(3)经过酸水解、化合物2是由esculeoside B经过酶水解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胃癌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d1;卡培他滨250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d1-14,21天为1周期。结果21例患者中,CR 2例,PR10例,SD3例,PD6例,近期有效率(CR+PR)为57.1%,中位生存期9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个月。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缓解率高,能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74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组N=37)和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37),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术后生存率和腹腔复发率.结果 两组随访,3-5年,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 52.1%和38%,对照组为87.6%、26.2%和20.7%,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年腹腔复发率为15.2%和36.9%,术后3年、5年腹腔复发率为18.3%、41%和20.8%、53%.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