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剂来治疗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症。但要始终维持合适的血糖浓度,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后遗症,靠每天常规注射胰岛素是难以达到的,而且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因此,众多研究者正致力于研究能以类似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各种各样临床用肽类药物的生产。它们主要以注射给药。因为如果口服,它们易被胃肠道内的肽酶所破坏。为了避免注射引起的麻烦,对许多给药途径如口腔,阴道、直肠、皮肤、气管、鼻腔等均作了研究。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哪种途径被采用。我们已研究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眼使肽  相似文献   
3.
4.
<正> 鼻腔给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药物经鼻腔给药后能迅速、完全地被吸收。多肽类药物鼻腔给药吸收也很迅速,但进入全身循环的量却很小,生物利用度很低。通过对亮氨酸脑啡肽(Tyr—Gly—Gly—Phe—Leu)的研究表明,多肽鼻腔给药生利用度低的原因是多肽在鼻腔内被多肽酶迅速水解,而不是多肽不能扩散透过鼻粘膜进入血液。2名男性受试者(33岁和40岁),每个鼻腔每次用1ml林格氏液洗,共洗十次,收集合  相似文献   
5.
多酶片的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多酶片的溶出度。方法 :转篮法 ,以 0 .1mol/LHCl溶液为溶剂 ,2h后调 pH 6.8,以胰淀粉酶为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及同批各片之间的溶出度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溶出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多酶片临床疗效不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评价 2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局部应用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 2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于牙周袋内置药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 ,以单纯基础治疗为对照 ,观察基线、第 2周及第 5周菌斑指数 (PlI)、牙龈指数 (GI)、牙周探诊深度 (PD)、牙周附着水平 (AL)、龈沟出血指数 (SBI)及用药后反应。结果 第 2周和第5周PlI、GI、PD、AL、SBI较基线时均有改善 (P <0 .0 1) ;实验组第 5周较第 2周除PlI略有反弹外 ,其余指标皆进一步改善 ;在两个观察时段实验组较对照组在GI、PD、AL及SBI方面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PlI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未发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结论  2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糊剂局部应用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螺旋藻多糖注射液的初步稳定性。方法 :将三批样品置 40± 2℃ ,在 1、2、3月分别测定各项指标 ,并与起始时数据比较。结果 :加速试验测得数据基本不变。结论 :此注射液有效期可暂定两年。  相似文献   
8.
女,43岁。因患过敏性哮喘入院,给予口服氨茶碱0.2Q6h,测定茶碱最低血清浓度为8.45μg/ml已达稳态,哮喘得到控制。后因继发感染,给予口服螺旋霉素,0.2Q6h。4天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测茶碱最低血清浓度达21.88μg/ml。停服氨茶碱12小时后改用青霉素、链霉素。继续按上述剂量和用法,给予口服氨茶碱,随访一个多月,患者未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笔者认为,患  相似文献   
9.
以硬脂酸为主要辅料,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了硫酸沙丁胺醇绥释胶囊,并对其溶出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多酶片制备过程中酶活力下降原因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酶片是由胰酶和胃蛋白酶制成的肠溶衣及糖衣的双层包衣片。由于胰酶稳定性差,在制备过程中,其投料量通常需增加40%[1,2]。但即便如此,在市售多酶片中,仍有产品的酶活力达不到标准[3]。本文对多酶片生产过程中造成酶活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多酶片的制备工艺是先将胰酶制成片芯,包肠溶衣,再包胃蛋白酶层及糖衣层。在制胰酶片芯时,先要将胰酶制粒,以便压片。由于胰酶对热不稳定,当用水或糖浆作湿润剂时,制得颗粒低温干燥较困难,故不采用这两种湿润剂。而采用70%乙醇,虽制得的颗粒较易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