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四逆汤(SNT)及组方药提取物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Brdu—ELISA法观察药物对离体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 BrdU—ELISA法结果表明四逆汤总提取物(EST)对VSMC的BrdU掺入DNA没有显著影响,而MTT测定表明:EST可以提高VSMC的脱氢酶活性。甘草(LE)、附子(AE)、干姜(GE)、甘草加附子(LAE)、干姜加附子(AGE)提取物显著提高VSMC的脱氢酶活性,同时提高VSMC的BrdU掺入DNA的水平。结论 EST可以增加VSMC的脱氢酶活性,但对VSMC的BrdU掺入DNA的水平无影响。而其他组方药提取物可以增加VSMC的脱氢酶活性,同时提高VSMC的BrdU掺入DNA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参四逆汤的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技术,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b1、-Rb21、-Rc、-Rd、-Re、-Rg1和尿嘧啶。结论 首次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这些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4.
从平贝母茎叶中分离的平贝啶甙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自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地上茎叶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甙,定名为平贝啶甙(pingbeidinoside),mp 242~243.2℃[a]D25+6.9°(c 0.145,MeOH)。经IR,MS,1HNMR和13CNMR谱解析,推定其结构为3β,16α,20-三羟基-Δ5-22,26-缩亚胺胆甾烷-25-O-α-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检测法测定蒺藜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Nova-park C18柱,柱温22℃,流动相: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SEDEX 55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736~5.13μg,r=0.999 4(n=5),平均回收率为96.86%.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及制剂中该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人参四逆汤抗休克作用的有效组分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人参四逆汤抗失血性休克作用的提取组分S-1和S-7的组成成分。方法 结合硅胶色普柱分离,利用ESI/MS^n、MALDI-TOF/MS等技术分析鉴定S-1和S-7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人参四逆汤水煎液的抗休克作用的有效组发S-7中分析和鉴定了人参皂苷-Ra1、Ra2、-Rb1、-Rb2、-Rb3、-Rc、-Rd、-Re、-Rg1、-Rg2、-Rg2、-Rf等12种人参皂苷;从有效组分S-1中检出下列二萜生物碱成分;苯甲酰乌头碱油酸酯(14-benzoylhypaconine-8-linoleate,HAL)、苯甲酰去氧乌头碱油酸酯(14-benzoyldeoxyaconine-8-oleate,HAO)、苯甲酰次乌头碱棕桐酸酯(14-benzoylhpaconine-8-palmitate,HAP)、苯甲酰中乌头酸(benzoylmesaconitine,BM)、苯甲酰乌头碱(benzoyla-conitine,BA)、苯甲酰次乌头碱(benzoylhpaconitine,BH)。结论 首次分析鉴定了人参四逆汤水煎液抗失血性休克作用的提取组分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黄花岛衣属菌藻共生的植物体。学名Cetrariapinastri(Scop)Rohi。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藏、陕西(ParadiE.MutationRes,1981,88:175)。国内未见其成分报道。为了开发利用其资源,我们从该植物中分出结晶Ⅰ,含量为7.2%,鉴定为松萝酸.1提取和分离净造黄花岛衣10g,烘箱烘干,用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h至提取液无色。回收试剂,得黄色粉状残渣,然后用氯仿溶解,过滤,放置.得黄色粗结晶,将此粗结晶用TLC制备结晶Ⅰ。展开剂: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4)。2鉴定结晶1为黄色料方梭往结晶,mp203~205“C,UVA…  相似文献   
8.
平贝碱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自东北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经光谱(IR,MS,1HNMR及13CNMR)解析和衍生物制备,推定其结构为5α,17β,22α-cevanine-3 β,6α,12α,14α,16β,20β-hexol,定名为平贝碱乙。  相似文献   
9.
老头草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老头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是菊科火绒草属植物,野生资源极为丰富,文献载有治疗血尿和蛋白尿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老头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分具有抗炎和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本所内科研究室用此部分治疗急、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十几年来,人参皂甙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但从人参根中分离出许多单体人参皂甙,并逐一确定其结构,而且在人参皂甙的光谱性质及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药理学方面,除阐明了人参强壮作用的原理和人参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能力的途径,同时证明,人参皂甙几具有人参根的全部生理活性。所谓制癌剂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的有效成分已证明为人参皂甙。某些国家将含有人参皂甙的人参粗制剂专刊登记为治癌剂。关于其药理学研究进展情况已有较全面的综述。人参皂甙化学和药理研究的成果,受到国内外临床和生产部门的重视。本文就人参皂甙化学作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