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病综合征(Nephdtic Syndrome,NS)表现为浮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病。半个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对其发病机理虽无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但已发现其与免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目前对于NS的治疗多选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合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肝硬化心肌病的发生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胆管结扎诱导的胆汁性肝化大鼠和假手术大鼠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与定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和心内膜细胞iNOS均呈强阳性表达,假手术大鼠则为阴性。提示肝硬化大鼠心肌细胞、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和心内膜细胞iNOS表达显著增高,并由此推断NO途径可能在肝硬化心肌病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塞病人共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90±8.81岁,按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扫描证实。入选条件;(1)病程不超过5d;(2)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无糖尿病;(3)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合并感染;(4)无血液系统疾病。健康人组(正常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9.47±8.07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COPD稳定期患者(Ⅱ、Ⅲ期)进行肺功能检查、St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以及患者日记,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SGRQ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三个能区分值与总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44和0.970,P<0.01),并且四者与患者症状积分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769、0.773和0.835,P<0.01)。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TLC)占预计值百分比、残气量(RV)占预计值百分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SGRQ各能区分值及总分间具有相关性(P<0.05)。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相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SGRQ评分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结论肺功能检查结果与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相比,IC占预计值百分比对COPD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评价具有更高的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7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炎误诊经过及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常并存多种疾病,机体内环境稳定性随增龄发生改变,抗病能力和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易患心力衰竭,且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对比分析,观察老年心力衰竭的特点,以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探索区域生长与U-Net相结合在视网膜血管分割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开发的系统自动分割视网膜血管,为医生提供视网膜血管结构变化的准确信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方法 结合U-Net网络和区域生长对预处理后的视网膜血管进行自动分割,并通过控件的设计将算法集成到视网膜血管分割系统中。结果 血管分割性能指标—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977 7、0.768 4和0.982 1,区域生长能够提高细微视网膜血管的分割准确率。结论 该系统具有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的特点,实现了高精度、可视化的自动视网膜血管分割,为医师观察视网膜血管结构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平台,也为医师判断病变性质提供了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干预屡见报道,但对高龄患者因担心其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应用比较谨慎。他汀类药物对老老年ACS是否使用剂量越大获益越大,值得研究。故本试验人选老老年(年龄i〉85岁)ACS患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观察老老年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MZF-1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新抗原基因MLAA-34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及定点突变技术分析MZF-1对MLAA-34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检测(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lift assay,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实验,验证MZF-1是否与MLAA-34启动子核心区直接特异性结合。构建MZF-1真核表达载体和干涉载体,转染U937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LAA-34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变化。结果:转录因子MZF-1对MLAA-34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MZF-1结合序列点突变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 01)。EMSA和Ch IP实验从细胞内、外水平分别证明MZF-1可与MLAA-34启动子直接结合而发挥调控作用。在过表达试验中,MZF-1的增加可上调MLAA-34的表达(P 0. 05);在干涉试验中,MZF-1的降低可下调MLAA-34的表达(P 0. 05)。结论:转录因子MZF-1可与MLAA-34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调控区结合,并促进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MLAA-34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