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川芎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川芎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肺癌脑转移的相关靶点;借助Clusterpro-filerR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及STRING数据库构建川芎“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川芎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核心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将两者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川芎处理人肺癌细胞PC9,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对核心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Z)-藁本内酯、丁苯酞、油酸、杨梅酮等48个有效成分;INS、BDNF、FOS、VEGFA、PTGS2、ESR1、MAPK14、PTGS1等49个靶点蛋白;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等57个生物学功能;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Breastcancer、Etrogen signaling pathway等4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杨梅酮、丁苯酞、4-羟基-3丁基苯酞、(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E等成分与BDNF、FOS、PTGS2、MAPK14等7个核心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1 mol/L和1 mol/L川芎处理肺癌细胞PC9后PI3K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86.51±13.09)%、(71.58±5.56)%,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87.49±13.09)%、(71.47±13.02)%,VEGF的水平分别为(84.39± 8.95)%、(80.65±10.0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和多生物学功能发挥抗肺癌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8-羟基鸟嘌呤核苷酸酶(8-oxoguanine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MTH1)抑制剂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8,16,32μmol·L-1 TH588处理肺腺癌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迁移能力的影响。Ani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结果 TH588处理24 h后,A549和H1975细胞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76.15±1.02)%,(70.63±4.16)%,(57.42±2.15)%;(78.05±2.06)%,(62.86±3.45)%,(58.47±2.70)%。TH588处理48 h后,A549和H1975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62.26±3.84)%,(45.19±1.08)%,(36.03±2.95)%;(73.21±1.84)%,(57.96±3.18)%,(32.47±10.19)%。TH588处理72 h后,A549和H1975细胞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59.16±1.15)%,(35.63±2.26)%,(28.56±3.60)%;(63.08±0.98)%,(50.27±2.15)%,(25.76±11.06)%。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为(100.00±2.15)%,(80.50±2.07)%,(65.25±3.83)%,(36.76±2.25)%;(100.00±4.05)%,(85.65±2.79)%,(72.48±2.96)%,(43.05±1.98)%。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凋亡率分别为(8.25±0.57)%,(23.17±3.40)%,(42.50±4.83)%,(49.02±8.15)%;(4.05±1.20)%,(6.46±1.85)%,(7.55±1.05)%,(14.87±4.46)%。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Bcl-2/Bax值分别为1.18±0.01, 0.75±0.03, 0.68±0.03, 0.52±0.04;1.28±0.04, 1.05±0.04, 0.54±0.04,0.45±0.03。A549和H1975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相对迁移率、凋亡率及Bcl-2/Bax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588显著促进了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凋亡,其机制与调控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见脑转移,发病率为25%~40%,预后极差且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未经治疗平均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NSCLC脑转移患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改善脑转移后神经功能障碍,延长中位生存期。本文就NSCLC脑转移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型小分子STAT3抑制剂LL1对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LL1(0,2,4μmol/L)处理结直肠癌HT-29细胞24 h,使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Myc、Survivin和Bcl-2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L1(0,1,2,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ZD929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鼻咽癌HNE1和CNE2Z细胞,在HNE1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0.5、1、2、4、8 μmol/L 的AZD9291,CNE2Z细胞加入分别为0、1、2、4、8、16 μmol/L的AZD929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集落克隆实验检测AZD9291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修复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和集落克隆实验结果显示AZD9291可显著抑制HNE1和CNE2Z细胞增殖(P<0.01);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ZD9291抑制HNE1和CNE2Z细胞迁移能力(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AZD9291可通过调控EGFR下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的下调(P<0.01),抑制HNE1和CNE2Z细胞迁移(P<0.01)。结论 AZD9291可通过抑制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HNE1和CNE2Z细胞的增殖并降低其修复和迁移能力,为后续AZD9291尝试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T)HS-10296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HS-10296处理MDA-MB-231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存活率;集落克 隆法检测HS-10296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C-1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处理后分为不含药物的对照组、单用氯喹组、单用HS-10296(4、6 µmol/L)组和两者联合组,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对HS-10296的敏感性变化;Western blot分析HS-10296对MDA-MB-231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以及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CCK-8和集落克隆结果显示,HS-10296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P<0.01),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8.393、2.777、2.016 µmol/L。JC-1与流式细胞术显示HS-10296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8 µmol/L HS-10296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为(21.63±2.97)%。电镜观察到经HS-10296处理后,细胞内出现自噬囊泡,使用氯喹预处理细胞后,观察到抑制自噬可增强HS-10296诱导的细胞死亡。Western blot显示经HS-10296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出现活化形式,并对其底物PARP进行剪切。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B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HS-10296可抑制细胞内EGFR及AKT蛋白的磷酸 化。结论 HS-10296可通过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