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建立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中8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批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样品中8个成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α-香附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α-香附酮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3.606~8.414、23.988~55.972、1.218~2.842、35.964~83.916、12.009~28.021、1.194~2.786、3.609~8.421、5.294~12.352μg/mL(r=0.999 5~0.999 9),定量限分别为0.206、0.178、0.256、0.168、0.196、0.242、0.268、0.157μg/mL;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12 h)、重复性试验中的RSD均<2%(n=5或6),回收率分别为97.93%、98.18%、96.57%、97.61%、98.51%、97.45%、98.14%、96.91%(RSD均<2%);6批样品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258、429.237、23.173、625.847、200.424、15.048、67.620μg/g,α-香附酮因具有挥发性未检测出。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准确,可为柴胡疏肝散水煎液冻干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水煎液冻干物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丹参-川芎干预组。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进行血浆脂质组学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处理脂质组学数据,考察丹参-川芎干预前后脂质代谢物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丹参-川芎水煎液冻干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异常脂质代谢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大鼠脑缺血损伤血浆脂质标志物为PS(21:0/0:0)、PG(12:0/17:0)、C16 sphinganine,phytosphingosine、PE [18:1(9Z)/0:0]、PC(16:1/2:0)、PC(0:0/18:0)、PC(16:1/0:0)、PC(16:0/0:0)、PC(18:2/0:0)、PC(18:1/0:0)、PC(18:0/0:0)、PC(20:5/0:0)。结论丹参川芎水煎液冻干物具有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脂质,尤其是磷脂酰胆碱(PC)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制吴茱萸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及其与P-gp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以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Rut)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Evo和Rut的吸收参数来分析其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剂量时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在各肠段经时吸收均为线性,符合零级吸收;Evo和Rut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α)比较没有差异,符合主动转运;结肠中Evo低剂量Kα较低,但在中、高剂量时达到平衡,说明其为主动转运;Rut在结肠中的Kα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符合被动转运.在给药剂量为4mg/mL时,Evo和Rut在各肠段的吸收没有明显差异,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 Ver, 100μM),对Evo和Rut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制吴茱萸提取物中Evo和Rut为零级吸收,Evo在各肠段均为主动转运,Rut在空肠和回肠中为主动转运,在结肠中为被动转运.Evo和Rut的转运不受P-gp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空纤维测定法是NCI建立的体内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本文介绍了中空纤维测定法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疗效评判标准,回顾了近年基于中空纤维测定法的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中空纤维测定法不仅适用于药物筛选,在快速研究抗肿瘤药物药效和机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局限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微透析技术采样原理、方法、特点、国内应用概况及作者自身研究体会结合药动学学科发展,从微透析技术的采样部位、采样对象、使用范围、检测方式及样品浓度校正等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根据作者实践,发现微透析采样技术亦具有局限性,进而主要从采样对象的角度探讨了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充分把握微透析技术的优势与缺陷、适用性与不足,方可正确设计实验,科学研究,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采样手段,避免走弯路。  相似文献   
6.
超滤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分析方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在BSA、正常人血浆、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与BSA、正常人血浆、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1.50±1.50)%,(79.91±2.51)%,(82.41±2.05)%。结论:脱水穿心莲内酯与血浆具有中等强度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小鼠体内血、脑、肝中的药动学,比较川芎嗪微乳和水溶液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川芎嗪微乳与其水溶液分别尾 iv 给药,用 HPLC 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肝中的川芎嗪质量浓度,用药动学软件对药时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微乳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max 4.79 μg/mL、AUC 115.70 min·μg/mL、MRT 20.88 min;脑 tmax 5.00 min、Cmax 7.81 μg/mL、AUC 259.51 min·μg/mL、MRT 23.09 min;肝 tmax 5.00 min、Cmax 10.66 μg/mL、AUC 305.81 min·μg/mL、MRT 21.88 min。水溶液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max 4.42 μg/mL、AUC 72.74 min·μg/mL、MRT 12.54 min;脑 tmax 5.00 min、Cmax 4.14 μg/mL、AUC 130.19 min·μg/mL、MRT 25.90 min;肝 tmax 2.50 min、Cmax 6.33 μg/mL、AUC 182.51 min·μg/mL、MRT 23.03 min。结论 微乳改变了川芎嗪在小鼠血浆、脑、肝中药动学行为,提高了川芎嗪在脑、血、肝,特别是脑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青藤碱贴剂透皮吸收实验接收液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03-2405
目的:筛选青藤碱贴剂的接收液.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实验法,以生理盐水-乙醇、PBS缓冲液、PBS缓冲液-乙醇溶液为考察对象,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接收液,HPLC测定青藤碱浓度,以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对时间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拟合,计算透皮速率常数.结果:表明零级拟合效果较好,Higuchi方程和一级拟合效果不佳.结论:PBS-ethanol接收液透皮速率较快,符合透皮吸收实验对接收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进行青藤碱贴剂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藤碱贴剂在病理状态下的药动学规律.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对象,以HPLC-UV为检测手段,测定给药以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青藤碱贴剂达峰时间约10 h,MRT约24 h,达峰浓度约455 ng/mL,其体内行为属于一级速率、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正确、选择性强,较好的满足青藤碱的药动学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英丰  周莉玲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9):2616-2619
目的:考察微透析技术进行蛋白结合率研究的可行性.方法:以微透析技术为采样手段,以HPLV-UV为检测工具,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了高、中、低浓度下盐酸青藤碱的大鼠离体血浆蛋白结合率,同时采用超滤法测其蛋白结合率,比较二者结果的异同.结果:微透析法测定的盐酸青藤碱大鼠蛋白结合率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约为26%,与超滤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区别.结论:盐酸青藤碱的蛋白结合率较低,微透析技术是可行的新型蛋白结合率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