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全麻手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0例.Ⅰ组给予常规手术麻醉;II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5μg/kg;Ⅲ组于手术结束时给予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1.0μg/kg.统计围手术期间不同时间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值.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各时间段CD8、B淋巴细胞值与本组T1时和其他组同期比较P>0.05.T1时三组患者CD4、CD4/CD8、NK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下降(P<0.05);T3、T4时Ⅱ组CD4、CD4/CD8、NK升至[(29.5±4.3)%、(1.08±0.32)、(20.8±5.2)%]和[(36.6±7.2)%、(1.26±0.43)、(23.1±6.3)%],与本组T1、T2及Ⅰ组、Ⅲ组同期比较P<0.05;T5时II组、III组各指标与本组T1和组间同期比较P>0.05,Ⅰ组各指标仍低于T1时水平P<0.05.结论:全麻手术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给予纳美芬能降低全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小剂量使用对T淋巴细胞轻微抑制,能有效保护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一类典型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参与基因转录、DNA修复、细胞分化及细胞外信号传导,当其释放到细胞外时,可导致一系列的炎症级联反应。缺血再灌注是肝切除术和肝移植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环节,是导致术后炎症反应、肝细胞坏死、移植肝无功能和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HMGB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损伤过程中与HMGB1相关的环节研究,将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途径,充分的了解HMGB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时远隔脏器肾脏细胞凋亡及 Bcl-2、半胱天冬酶家族3(caspase-3)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组(RPC 组),每组24只.采用Pringle''s maneuver法建立肝IR模型,检测各组缺血30 min(T1)、再灌注时间1 h(T2)、3 h(T3)、6 h(T4)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再灌6 h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损伤,同时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R组、RPC组从缺血30 min开始各时点血清ALT、Cr依次升高,均显著高于S组,但RPC组又明显低于IR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IR组可见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结构欠清、核浓缩、肾小管内有上皮坏死脱落细胞的形成,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充血;RPC组损伤明显改善.S组仅有极少量的凋亡阳性细胞,IR组、RPC组凋亡阳性细胞均显著高于S组(P<0.05),且IR组明显高于RP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肾组织Bcl-2、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IR组比较,RPC组Bcl-2水平增高(P<0.05),caspase-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肝IR时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而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肾细胞凋亡和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MGB1/RAGE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奥曲肽(Oct)的预处理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Oct组三组,每组24只.术前30min,Oct组给予含Oct 0.25mg/kg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组、I/R组同样途径给予相同容积的水,采用Prin-gle's maneuver法建立HIRI模型,在肝脏缺血30min(T1)、再灌注时间1h(T2)、6h(T3)、12h(T4)分别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免疫组化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变化.再灌注12h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MGB1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I/R组、Oct组从T1至T4血清ALT依次升高,均高于S组,且I/R组明显高于Oct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T1至T3依次升高,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但均高于S组,且I/R组明显高于Oct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HMGB1显示,I/R组、Oct组细胞质阳性表达分别为(6.8±1.2)分、(4.1±1.5)分,明显高于S组(3.2±1.3)分,且I/R组明显高于Oct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I/R肝组织HMGB1、RAGE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与I/R组比较,Oct预处理后Oct组hMGB1、RAGE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Oct预处理对大鼠H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MGB1、RAG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