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线姬鼠是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该鼠自然感染EHF病毒后,其病毒可泛嗜多个脏器,并从尿、粪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本研究用黑线姬鼠实  相似文献   
2.
用Hantaan病毒(76-118株)悬液以不同感染剂量采用灌胃和浸泡毒米任实验鼠自行取食两种方法,对捕自非疫区的黑线姬鼠进行实验感染。结果表明:实验鼠未能通过完整的消化道粘膜感染,但可通过破损的消化道粘膜感染,感染剂量与感染率呈正相关,最低感染剂量为10ID_(so)/ml。  相似文献   
3.
用陈株HFRSV免疫获得5株MbAb。B_9株具有血凝抑制和体内保护活性,F_3、H_(11)具有中和活性及体内保护活性。B_9株和大部分野鼠型HFRSV反应,与大部分家鼠型HFRSV不反应,F_3、H_7株与检测的24株HFRSV都反应。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建立了检测HAAg、抗HAV 和抗HAV-IgM 的ELISA 方法、并确定了各自的特异性之后,对实际标本进行了检测,其中双夹心法还作了与进口试剂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检测HAAg 可使约50%的甲肝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在50~60%甲肝病人的双份血清中可见有抗HAV 滴度≥10倍增长;检测抗HAV-IgM 是目前较理想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1984~1985年,我们经实验研究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有EHFV的自然感染,可通过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EHFV。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对在野鼠间传播EHF和维持疫源地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还可能是鼠-人间EHF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实验大白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来源的追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京某校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的来源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大白鼠进行了追踪调查。在调查同时对疫点作了有效处理,从而制止了流行性出血热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8.
用不同剂量的Hantaan 病毒(76-118株)悬液,对非疫区黑线姬鼠在不显性破损的表皮进行实验感染。结果证明:5ID_(50)/ml Hantaan 病毒悬液可通过不显性破损的表皮感染,其感染率与感染剂量浓度呈高度正相关,进一步证实通过破损皮肤传播是EHF 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5月和1987年5月,我们在家、野鼠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江苏省江宁县湖熟乡,对家猪自然感染EHF及诸与EHF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猪能自然感染EHF病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及猪肺、猪血清EHF抗原、抗体检  相似文献   
10.
从出血热早期病人血贴壁白细胞及传代阳性黑线姬鼠的血白细胞,分离出7株能连续传代的病原因子,经过免疫荧光法对特异性抗原的检查,及滤过试验、免疫荧光阻断试验、中和试验等一系列血清学鉴定,证实所分离的病原因子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