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考察 1 %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 ,确定其有效贮存期。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经典恒温法[1 ] 预测室温贮存期约为 2 0d ,冰箱贮存期约为 1 1 0d。结论 :该制剂对热不稳定 ,应冷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8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小剂量组)、16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剂量组)。大鼠阿托伐他汀灌胃8周后,取其外周血分离与培养EPCs,并检测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均下降(P<0.05)。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增加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改善外周血EPCs增殖、黏附能力(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的数量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及8 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小剂量组)、16 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剂量组)。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术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生理盐水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尿蛋白,血脂,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变化,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CD34、CD31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肾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增加大鼠肾小球CD34、CD31的表达(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间歇与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6~14岁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共120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间歇吸入组60例(出现哮喘征兆时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持续6周)和每日吸入组60例(持续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于治疗第3、6、9、12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基线资料、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激素用量、哮喘发作次数及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起始时,基线资料及FeNO、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FeNO逐渐降低,肺功能指标逐渐改善(P < 0.001)。与间歇吸入组比较,每日吸入组在降低FeNO和提高1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上具有优势(P < 0.001)。吸入方式和治疗时间对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 < 0.001),每日吸入组在治疗3个月后FeNO及肺功能指标迅速改善并趋于平稳,而间歇吸入组6个月后趋于平稳。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及病情控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间歇吸入组患儿布地奈德吸入量要明显少于每日吸入组(P < 0.05),但哮喘发作次数要多于每日吸入组(P < 0.05)。结论 间歇和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能够达到相同的哮喘控制水平,且对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均无影响;每日吸入布地奈德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FeNO和提高FEV1% pred;虽然间歇吸入能够减少激素用量,但有更高的哮喘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5.
对胰岛素注射液和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临床上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胡晓乐  张振花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225-2226
目的:考察1 %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贮存期.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经典恒温法[1]预测室温贮存期约为20 d,冰箱贮存期约为110 d.结论:该制剂对热不稳定,应冷藏.  相似文献   
7.
张振花 《中国药业》2008,17(24):50-50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特点及处理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医院门诊观察及住院治疗的8例患者发生克林霉素ADR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例克林霉素ADR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胃肠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