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2例老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方法总结1993年7月-2000年12月间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15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和生存率。结果152例老年人大肠癌中,合并其他疾病者101例(66.5%1;Dukes分期:B、C期116例(76.3%)。病理类型:腺癌131例(86.2%),其中高、中分化腺癌83例,低分化腺癌48例;黏液腺癌13例(8.5%);印戒细胞癌3例(2.0%);息肉恶变5例(3.3%);合并大肠息肉25例(16,4哟;多原发性大肠癌2例(1.3%);术后1年生存率90.2%,3年生存率76.8%,5年生存率55.4%。结论目前老年大肠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分期以进展期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高、中分化腺癌,手术根治率高,预后较好,但应注意合并大肠息肉及多发原发性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548d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548d和KRAS在30例骨肉瘤组织以及293、MG63和U2O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30例骨肉瘤组织中miR-548d和KRAS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随后通过报告基因实验印证miR-548d对KRAS的靶向作用。MG63细胞中分别过表达或沉默miR-548d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分析KRAS的变化情况,MTT实验观察miR-548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miR-548d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骨肉瘤组织及细胞中miR-548d表达较低,KRAS表达较高。在骨肉瘤组织中miR-548d与KRAS的表达呈负相关。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548d可以直接打靶KRAS。Western blot指出miR-548d可以抑制KRAS的表达。最后MTT和Transwell实验指出miR-548d可以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结论:miR-548d可以通过打靶KRAS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正>本院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盲肠造瘘、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48例,其中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46例,病变肠管局限切除一期吻合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36例胃癌患者术前静脉血清CEA和CA19-9水平,分析CEA和CA19-9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复发转移67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率为48.5%(66/136),CA19-9阳性率为43.4%(59/136)。CEA阳性与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有关(P=0.011、P=0.018、P=0.021、P=0.024),CA19-9阳性与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45)。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0.6%(40/66)和61.0%(36/59),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8.6%(27/70)和40.3%(31/77),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明显高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10、P=0.01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EA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EA阴性组和CA19-9阴性组(P=0.003、P=0.007)。结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检测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联合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血清CA1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在梗阻性黄疸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血清CA19-9水平高于参考值的15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和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动态监测上述患者血清CA19-9及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治疗前及治疗后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和0.87,P均<0.01),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二者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和0.02,P值分别为0.64和0.83).结论 利用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后CA19-9水平变化的显著差异,同时结合CA19-9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这一特征,临床上可用CA1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来鉴别高表达CA19-9梗阻性黄疸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d,手术治疗3例,其中2例行肠黏连松解术,1例行大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1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与手术操作广泛、手术创伤大有关。典型症状为肠梗阻表现,治疗首选保守疗法,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肠绞窄可能时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力求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结直肠癌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d的血常规资料,计算NLR。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9年3月30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NLR对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分析NLR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随访结束,本组120例患者中有10例失访,随访成功率91.7%(110/120)。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10例中死亡37例,存活73例。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3.1,此时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4.4%。将3.1作为NLR的临界值,将110例患者分为NLR升高组(NLR>3.1)40例和NLR降低组(NLR≤3.1)70例。NLR升高组的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比例、肿瘤部位在结肠者及TNM分期为Ⅲ期的比例高于NLR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为结肠(OR=1.325,95%CI=1.104~2.654,P=0.042)、TNM分期高(OR=1.674,95%CI=1.233~5.987,P=0.032)是术前NL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升高组的生存率较NLR降低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OR=1.725,95%CI=1124~6.674)、TNM分期(OR=1.835,95%CI=1.324~8.417)、年龄(OR=1.129,95%CI=1.054~2.215)、肿瘤分化程度(OR=1.378,95%CI=1.114~3.699)、脉管侵犯(OR=1.341,95%CI=1.097~3.241)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是结直肠癌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NLR升高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点,研究胃肠外间质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E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结果:8例EGISTs患者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上以腹部肿块伴疼痛为主,偶见胃肠道症状。肿瘤平均直径为16.2cm,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多见。核分裂数4例﹤5个/50HPF,2例﹤10个/50HPF,2例﹥10个/50HPF,肿瘤中心坏死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8例、CD34阳性5例、SMA阳性2例、S-100阳性1例。2例患者术后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1例患者带病生存,1例失访,余4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EGISTs好发于中老年,具有胃肠间质瘤(GISTs类似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恶性潜能高,预后差;瘤体直径>5 cm、核分裂数>2个/50HPF、瘤细胞密度高和坏死是诊断恶性的主要指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