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儿科门诊处方共2295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结论:儿科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对我院2004~2006年发生的148例ADR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48例中,男81例,女67例;年龄1~91岁,平均42.6岁。〈19岁24例,20~39岁31例,40~59岁者60例,〉60岁33例。无既往过敏史79例,有既往过敏史22例,过敏史不详4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外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公安及交通伤门诊和外伤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病例514份,对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方法和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住院病例应用抗菌药涉及7大类23种,应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66.4%;外伤门诊病例涉及5大类10种,应用最多的为大环内酯类,占69.9%。有3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外伤病例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4.
"内风"在《黄帝内经》中有病因和病机的双重含义,而"肝风"不具有病机的含义。《黄帝内经》以降",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内风"特指病机含义。"肝风"分为病和证两部分,前者指肝受邪的外感疾患,后者从属于"内风"。本文从病因病机、概念、现代研究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承德地区78株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承德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分离株对多种抗幽门螺杆菌抗菌药物的药敏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将12种抗菌药物对HP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与耐药分析。结果:HP菌株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100%,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7.43%,96.15%,89.74%,79.49%,73.08%,50.00%,33.33%,28.20%,11.54%和10.26%。结论:承德地区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敏感率高,可作为首选用药;对甲硝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低,不宜常规选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外科手术病历384份,对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间和应用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5.3%;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6.4%;术前〉2h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8%,手术时间〉3h的均未追加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结论: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品种选择基本合理,但在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方面还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7.
小茴香挥发油环糊精包结物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薯香挥发油与不同比例β-环糊精(β-CD)包结的效果和规律,以及包结物的热稳定性。方法:用研磨法制成包结物,用常规方法测定包结物回收率,以电热干燥箱加热至50℃,测定其热稳定性。结果:小薯香挥发油与β-CD5种不同比例(1:20,1:12.5,1:15,1:18,1:20)包结物的回收率分别为73.56%,85.83%,91.20%,92.18%,92.85,含1.25ml挥发油的包结物经70℃168h干燥后回收其挥发油的体积为1.02ml。结论:用研磨法进行包结时小茴香挥发油与β-CD之比(ml.g^-1)以1:15为宜,并且包结物的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荣  张延方 《中国药事》2009,23(10):1043-1044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标本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13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均保持最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8.5%和7.6%;其次为美罗培南,2007年耐药率为12.7%;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最高,2007年为100.00%。结论医师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9.
10.
门诊处方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处方质量的措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处方,对问题处方分类统计,并分析讨论。结果:在22 671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 428张,不合格率10.71%。结论:应建立处方质量监管体系和相应制度,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