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险管理法在农村儿童保健中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保领域应用危险管理法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基层儿保人员负担,提高儿保服务效果和儿童健康水平。通县农村于1990年以来婴幼儿保健中应用危险管理法的研究显示,高危儿健康状况在加强管理后与非高危儿的相近;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在婴幼儿期的死亡及婴幼儿后期生长发育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满5岁时,两组生长发育水平无显著性差别。提示在我国有限卫生资源基础上,应用危险管理法于儿保领域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甘草次酸酰胺的异噁唑衍生物,寻找活性好的抗炎药物。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原料,与3-取代苯基-5-异唑甲胺进行偶联,合成了6个新型甘草次酸酰胺类衍生物,采用IR、1H-NMR、13C-NMR、MS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以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模型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炎模型评价了抗炎活性。结果IR、1H-NMR、13C-NMR、MS等数据表明这些化学结构正确。其中,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结论合成的系列新化合物结构正确,发现了一个抗炎活性较强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Y602-1的抗凝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FⅩa酶活性测定法、小鼠体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实验、大鼠动静脉旁路丝线上血栓形成实验、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实验,观察TY602-1的抗凝血药效。结果:TY602-1能抑制FⅩa活性;口服1.25,2.5,5和10 mg·kg-1剂量时明显延长小鼠PT和APTT,但对TT无明显影响;口服10 mg·kg-1剂量能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结论:TY602-1是一种具有较强抗凝血作用的FⅩa抑制剂,可作为预防和治疗深度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合成的一系列凡德他尼衍生物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筛选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和磺酰罗丹明B(SRB)法分别进行激酶和细胞的筛选;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并建立移植人非小细胞肺癌H1975裸鼠模型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HTRF结果显示有6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TY8115、TY8119、TY8122、TY8128、TY8129、TY8131),其中TY8115对VEGFR-2和EGFR抑制作用均好于凡德他尼;SRB结果显示这些活性化合物对选用的3种靶细胞(A431、H1975、A549)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TY8115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且对非靶细胞(MDA-MB-231)生长影响很小;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TY8115没有表现出毒性反应;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TY8115对肺癌H1975具有疗效,75、150 mg/kg TY8115对H1975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54.44%、39.54%。结论化合物TY8115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且毒副作用小,具有发展成为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类降糖药成为研究热点,它属于非胰岛素治疗药物,主要涉及2型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信号传导过程,通过抑制在体内降解外源性肠促胰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现新的肽脱甲酰基酶(PDF)抑制剂先导化合物.方法:在异噁唑环杂原子作为电子对供体替代羰基氧原子与受体形成氢键的新思路指导下,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异噁唑的β-戊基-丁二酰异羟肟酸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证明,并对部分该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以异噁唑环杂原子作为电子对供体替代肽分子中的羰基氧原子与受体形成氢键的设想是成立的,为进一步优化本类化合物结构,乃至对类肽新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654-2骨孔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2岁;病程35天~14年,4年以上者24例。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及体检无阳性体征,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在左侧者21例,右侧者11例。三叉神经三支受累的机会为:第1支痛5  相似文献   
8.
白花牛角瓜Calotrpis prcesa(Ait). R. Br.是一种广泛生长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植物,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蛋白水解、抗微生物、抗生育、驱虫和抗癌等,在传统的印度医学中,应用于治疗嘛风、溃疡、肿瘤,痔疮、腹泻、寄生虫等疾病,还可用于堕胎和解蛇毒。实验材料的制备:自然干燥的白花牛角瓜根的粉末用石油醚和氯仿提取后,真空蒸去氯仿,干燥,得棕黄色氯仿提取物供药理试验用。结果:1.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雄性大鼠分别腹腔注射5、10和15mg/kg的白花牛角瓜根提取物,用剂量100mg/kg保泰松作阳性对照药。结果均能显著抑制角又菜胶引起的足肿胀(P<0.001)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近年来抗炎作用机制研究相关的核因子κB、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环氧合酶、脂氧合酶、磷酸二酯酶-4、基质金属蛋白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热点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药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己成为其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癌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文献,中药抗肝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等)、黄酮类(黄酮和黄酮醇;黄烷酮醇;异黄酮;查耳酮等)、皂苷类(三萜皂苷;甾体皂苷)、萜类(倍半萜;二萜;三萜;多萜等)和挥发油、生物碱类(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