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1 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1 kU,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20±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435±120) 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全麻组(B组)、硬膜外阻滞+全麻组(C组)各20例。于麻醉前、术中1h、术毕即刻、术后24h、术后72h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术后72hA组和C组t—PA、PAI-1均恢复至麻醉前,B组t-PA低于、PAI-1高于麻醉前(P均〈0.05)。表明连续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阻滞+全麻有助于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复合液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ASAⅠ~Ⅱ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利多卡因复合液(0.8%异丙酚+0.4%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0.8%异丙酚,记录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T3)、打开脑膜(T4)、关脑膜(TS)、缝头皮(T6)、拔管时(T7)的HR、SBP、DBP;观察拔管时呛咳发生率;记录术毕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插管后实验组HR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实验组HR平稳,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T2、T3、T6、T7上升,T4下降,与T1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BP、DBP两组麻醉后相应下降,拔管时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无一例呛咳,而对照组有4例发生呛咳;两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利多卡因复合液能有效抑制气管插、拔管及颅脑术中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效抑制术后呛咳的发生,不影响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与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兔20只,随机均分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参脉注射液治疗组(SM组,15 mL.kg-1)。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O-1在兔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IAR);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HO-1在I-R组、SM组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均有阳性表达,原位杂交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148±0.013,0.158±0.012,SM组HO-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1),W/D,IAR值显著低于I-R组(P<0.01),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轻于I-R组。结论:参脉注射液可通过提高肺组织HO-1的表达水平,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组织的氧及糖代谢变化。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30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 mg&#8226;kg 1、舒芬太尼0.5 μg&#8226;kg 1、维库溴铵0.1 mg&#8226;kg 1静脉注射;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前、切皮前、术毕、拔管后10 min分别采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和计算各时相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 jvO2)、脑动静脉血糖含量差(Da jvGlu)、脑动静脉乳酸含量差(Da jvLac)。结果Da jvO2在切皮前、术毕、拔管后10 min均比麻醉前下降(P<0.05);Da jvGlu在切皮前、术毕、拔管后10 min与麻醉前比较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Da jvLac在术毕、拔管后10 min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以降低脑氧代谢,对脑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耿武军  王均炉  任秋生  张圣恭  林海 《浙江医学》2007,29(11):1228-1230
神经外科患者的原有疾病在术前常已引起颅内压增高、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神经元变性或凋亡等。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如电灼、电凝、对脑组织的机械压迫、牵拉及吸引等都会对病变周围的脑组织造成进一步的继发性损伤。围术期维护脑氧  相似文献   
7.
生脉注射液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SMI)对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用开胸后阻断左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制备兔单侧肺I/R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胸,于左肺门过阻断带并观察240 min。SMI组于缺血前2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SMI 15 ml/kg,其余操作同I/R组。于再灌注180 min时静脉注入氯化钾处死动物,取各组肺组织,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损伤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肺组织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MDA、W/D比值、IQA、AI均明显升高(P均<0.01)。与I/R组比较,SMI组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和P<0.05),MDA、W/D比值、IQA、AI均不同程度降低(P均<0.01)。AI与MDA、W/D比值、IQA均呈显著正相关(r1=0.835,r2=0.751,r3=0.656,P均<0.01),与SOD、NO呈显著负相关(r4=-0.769,r5=-0.488,P<0.01和P<0.05)。结论:SMI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减轻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变化和参麦注射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兔7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n =10)、缺血/再灌注组(I/R1、3、5h组,n=10)和参麦注射液干预组(SM1、3、5h组,n=10).采用在体兔单侧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参麦注射液干预组于缺血前20min经耳缘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15ml/kg,其余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提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W/D)以及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结果 与C组比较,I/R3h组和I/R5h组SOD活性下降(P<0.01),MDA浓度、W/D及IQA均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M组在相应时间点的SOD活性升高(P<0.01),MDA浓度、W/D和IQA均下降(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组织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