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 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2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62例患者中经rt-PA治疗后再闭塞者118例,占45.0%,无再闭塞者144例,占5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在卒中后癫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脑电图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单一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脑电图预后评估效果、认知功能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85%(62/73),对照组有效率79%(58/73),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电图改善率85%(66/73),对照组脑电图改善率60%(44/73),研究组脑电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7.6±2.1)分,低于对照组(13.0±3.3)分,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5.1±1.6)分高于对照组(21.2±1.6)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SE(41±4)μg/L、TNF-α(23±4)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2±4)μg/L、(36±3)μg/L(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非对称二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CTP)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检查,记录CTP各参数,计算缺血半暗带参数和缺血脑组织的可恢复比率(PRR),并分别在发病时、发病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半暗带区、梗死区与对照区的CTP参数,分析PRR与发病时、发病14d后NHISS的关系。结果梗死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暗带区rCBV、MTT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R与发病时NIHSS无相关关系,与NIHSS14d存在负相关关系(r=-0.326,P〈0.05),与神经功能恢复比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435,P〈0.05)。结论早期脑灌注水平的评价可以帮助判断临床预后,即使在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评价预后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一部分临床试验对不同剂量的干扰素-β对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进行了评估,但结果不尽相同[1-3]。亦有一些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和系统评价(纳入了非随机对照,产生较大的偏倚),由于所纳入研究较早,并未对干扰素对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进行评估以及药物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评价。本研究收集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的临床实验,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试图分析不同剂量干扰素β对RRMS的疗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是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CNS)首次发生的、单时相的,单病灶或多病灶的脱髓鞘病综合征[1];受累部位上主要包括:视神经炎(ON)、脑干孤立综合征以及脊髓孤立综合征即孤立的横贯性脊髓炎(或急性脊髓炎)3种。经过14年的随访CIS患者有70%发展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2],而90%的MS患者首次发作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性卒中医 疗质量的变化。 方法 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 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61例作为基线组,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后(2014年4月-2014年11月)收 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18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12项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 KPI)以及综合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 结果 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后干预组综合医疗质量指标为92.53%,高于基线组(81.52%) (P <0.001)。干预组各项KPI指标较基线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吞咽困难筛查(99.54% vs 96.55%,P =0.03)、康复干预(88.07% vs 68.22%,P <0.001)、他汀药物使用(98.62% vs 77.01%, P <0.001)、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66.67% vs 20.00%,P =0.02)执行率有明显的升高。 结论 实施标准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有助于改善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