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整体护理后患者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后患者呼吸、脉搏、收缩压均优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22±2.67)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100.00%。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帮助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顺利度过危险期,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50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22例行胰腺及周围坏死组织清除,27例行腹腔灌洗引流,同时行空肠造瘘、胃造瘘、胆囊造瘘、胆管引流、盆腔引流。本组痊愈36例,4例病人术后7天恢复欠佳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患者高龄且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本组早期休克8例,电解质紊乱23例,糖尿病9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住院(35.80±3.67)d,痊愈24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ARDS。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全面营养支持和心理宣教,能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整体护理后患者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后患者呼吸、脉搏、收缩压均优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22±2.67)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100.00%。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帮助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顺利度过危险期,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8例,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指标[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的变化,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3d后TBIL、IBIL、γ-GT、AK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显著,预后影响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预防方法和护理手段,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归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4例,在与对照组进行同等干预的同时加强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好转,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院方的满意度测评量表测评护理满意度,其中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81.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50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22例行胰腺及周围坏死组织清除,27例行腹腔灌洗引流,同时行空肠造瘘、胃造瘘、胆囊造瘘、胆管引流、盆腔引流。本组痊愈36例,4例病人术后7天恢复欠佳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患者高龄且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本组早期休克8例,电解质紊乱23例,糖尿病9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225例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行临床护理;观察组10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医院内部的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发生明型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治疗后的胃肠减压是其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此期间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恶化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高龄重症胆管炎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重症胆管炎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重症胆管炎患者50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全组病人均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40例,治愈率为80%;好转7例;病死3例,病死率为6%。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30%),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胆道出血2例,多脏器衰竭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在高龄重症胆管炎患者的顺利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廖维斯  蔡伟良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97-179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40例DVT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本组40例患者肢体肿胀均在用药后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日为(15.20±2.25)d,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4.29±2.00)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2.10±2.02)Cm.3个月后随访,经彩超、血管造影观察完全再通31例,部分再通9例.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病例出现股白肿及股青肿.结论:下肢DVT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加强防治和护理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