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廖树森 《微创医学》2006,1(3):163-16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4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70%)18例、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20例;按冠脉血管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6例、2支以上病变组22例。将造影示狭窄<50%,临床已排除冠心病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狭窄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05),而中度狭窄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2支以上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5),单支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有关,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前瞻性探讨血浆 P-选择素对非 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应用 ELISA法检测 70例 ACS患者 (60例 UA,8例 NQMI)入院时的血浆 P-选择素水平 ,同时检测 1 8例健康成人作对照。追踪患者一个月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的 P-选择素水平为 1 5.51± 5.55μg/ L ,较对照组 1 0 .0 5± 3.54μg/ L明显增高 (P<0 .0 1 ) ;70例 ACS患者中 ,2 7例 P-选择素增高组出现心脏事件 1 0例 ,43例正常组为 4例 ,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选择素增高对这种 ACS患者短期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 37% ,阴性预测值为 90 . 7% ,其相对危险度估计值为 5.47(P=0 .0 0 5)。结论  P-选择素与 ACS的发生及短期预后有关 ,可作为 ACS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后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均分成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个月予以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8.15%比83.33%,P=0.008)。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有明显提高(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他嗪组的心绞痛发作平均次数[(2.91±1.25)次/月比(1.72±1.04)次/月]与持续时间[(2.06±1.08)h比(1.24±0.97)h]、硝酸甘油[(1.21±0.12)g比(0.84±0.11)g]的用量明显减少,内皮素-1[(50.44±7.43)ng/L比(41.08±6.02)ng/L]水平显著降低,ST段下移幅度[(0.16±0.05)mV比(0.13±0.05)mV]和时间[(18.64±6.41)min比(6.74±4.82)min]、T波倒置幅度[(0.18±0.04)mV比(0.09±0.05)mV]显著减少,左室射血分数[(54.18±8.25)%比(57.82±7.73)%]和6min步行距离[(512.74±86.66)m比(551.24±84.69)m]明显增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0.08±3.1)%比(11.79±3.24)%]、一氧化氮[(83.14±5.15)μmol/L比(116.22±6.54)μ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曲美他嗪对PCI术后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还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变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中老年最常见的致盲病因,临床上分为背景型和增生型二种类型.根据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委员会制定的六期分期法,典型的视网膜改变结合糖尿病病史,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为六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70例ACS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的P-选择素、CRP和cTnI水平。随诊1个月,终点为心脏事件。同时测定18例健康成人的P-选择素作对照。结果ACS组的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70例ACS患者中P-选择素升高27例,CPR升高23例,cTnI升高38例。随诊期共发生心脏事件14例,各因子增高组的心脏事件率均较正常组高(均为P<0.05)。其与ACS预后关系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5.74、6.83和3.94(均为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37%、34%和28%。这三种因子的联合试验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是42.9%。结论P-选择素与ACS发生有关;P-选择素、CRP和cTnI分别与ACS短期预后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树森 《医学综述》2006,12(6):368-369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会对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反应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参与全身或局部为炎性反应。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提示,CRP升高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预测心血管高危事件的重要标志。高CRP的心血管危险可经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4例,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4组:正常组FBG<5.6mmol/L;轻度升高组5.6≤FBG<7.2mmol/L;中度升高组7.2≤FBG<10.0mmol/L,;重度升高组FBG≥10.0mmol/L。对各组之间一般情况、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FBG水平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增加,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组左心衰竭、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眼底病变综合研究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对500例高血压、糖尿病和黄斑变性的老年患者,经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外周微循环及血流变学等系列检查和临床验证,系统观察、分析了眼底功能和形态的演变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初步探讨了防治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廖树森  张君苒 《眼科研究》1996,14(4):264-265
对100例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老年患者,进行血流变学检测,发现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迹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血液粘滞性和老年性眼底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提示血流学改变是老年性眼底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防治老年眼底病变的指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常伴有快室率房颤,传统的治疗首选药物是洋地黄,但部分患者单用洋地黄类药物常常不能奏效.近年来我们观察了30例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在狄戈辛等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