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建立口腔愈疡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品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香浓度线性范围为:0.104—0.520μg/ml,γ=0.9993。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为1.27%(n=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口腔愈疡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的疗效,分析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5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心痛方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内中膜厚度(IMT)、CD40、CD40L。结果两组治疗后CD40/CD40L、中医证候积分、Crouse积分及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40/CD40L与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IMT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CD40/CD40L与痰瘀互结气郁证证候及颈动脉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我院1049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对2005年7月份所有出院病历1049份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98%,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使用人数的58.47%,二联用药占40.15%,三联用药占1.38%;预防性应用占35.38%;仅有79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实验。结论:抗菌药使用广泛,比例偏高,多凭经验用药,缺少药敏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铁路含油废水达标后回用于绿化,水中残留污染物在长期使用中是否在土壤和植物中富集,对土壤和植物有何影响,是否会造成污染。方法:按照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对铁路含油废水回用于绿化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进行了2年的研究。结果: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精密度、准确度完全符合国家分析标准。结论:使用达到《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后的含油废水回用于绿化,对土壤和植物没有不良影响,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春雨烧伤凝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H3PO4-三乙胺(24∶76∶0.76),检测波长:345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88~0.440μg(r=0.9997)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0.77%(n=6)。结论该法检测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春雨烧伤凝胶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中氨氮的测定,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比色法。但由于实验用水需用全玻蒸馏器化学蒸馏法制作无氨水,操作繁琐费时,成本较高。本文实验改用去离子交换水代替无氨水为实验用水,应用于质控考核工作中,并与无氨水进行对照实验,取得显著效果。介绍如下。仪器与试验 (1)试验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50ml纳氏比色管;1000ml全玻蒸馏器;72型离子交换纯水器(上海第三医疗器械厂)。(2)试剂:纳氏试剂;酒石酸钾钠;铵标准贮备液、应用液。两种实验用水的制作(原水一致):(1)无氨水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中药复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对我们的指导老师刘绍贵主任药师在分析处理中药不良反应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以此为指标,采用透析法研究凝胶与乳膏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凝胶剂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在36h已基本全部释放,释放过程以Weibull模型拟合最佳。与乳膏剂比较,释放速率快,释放完全。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制成凝胶剂后,具有速释作用,考察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61岁。因右眼视力突降6d,于2009年3月10日上午9:18以“右眼黄斑变性、并发性白内障(双)、屈光不正(双)”收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检: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哕音,腹平软,无压痛,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双眼晶体楔状混浊,以左眼为甚,左眼内囊膜混浊。T36.5℃,R20次/min,P80次/min,BP120/80mmHg。患者有支气管痉挛、哮喘病史8年左右,经常自服地塞米松和氨茶碱类药,近3d内未服此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