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检出率、分布及变化发展趋势,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 应用细菌学监测方法对全院1401株及ICU分离的189株MDRO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我院1401株MDRO中,前3位MDRO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我院MDRO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669株(47.8%),其中产ESBLs 507株(75.8%, 507/669),非产酶株162株(24.2%, 162/6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184株(13.1%),肺炎克雷伯菌共173株(12.3%),其中产ESBLs 127株(73.4%, 127/173),非产酶株46株(26.6%, 46/173)。ICU共分离多重耐药菌189株,占全院总阳性率13.4%。ICU前3位MDRO是肺炎克雷伯菌共47株,其中产ESBLs的39株(83.0%, 39/47),非产酶株8株(17.0%, 8/4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7株(19.6%),大肠埃希菌34株,其中产ESBLs 25株(73.5%, 25/34),非产酶株9株(26.5%, 9/34)。我院MDRO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13.0%降至2016年7.3%,ICU MDRO从13.4%降8.6%。结论 我院及ICU多重耐药菌主要来源呼吸道标本,处理对策应从阻遏耐药菌传播和产生着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防止多重耐药茵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大朗医院2009年9月~2012年5月NICU20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结果207份痰液标本中134份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4.73%,革兰阴性菌83株,占61.94%,革兰阳性菌47株,占35.07%,真菌4株,占2.98%。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为主,耐药性高,较敏感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西丁,未见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敏感。结论新生儿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病原菌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筛选出MRSA,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对筛选出的MRSA作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1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MRSA占62.5%(95/152),MRSA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利福平、呋喃妥因对治疗MRSA有较好效果,β-内酰胺类耐药率为100%,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并有上升趋势,其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液液化时间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方法:自1997年6月~1999年6月在本院作精液常规检查的患者193例,用一次性干净试管收集精液,36℃±2℃保温送检,作精液常规观察液化时间检测,同时用PCR方法检测UU和CT。结果:精液液化时间60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UU的感染率为18.18%、23.81%和27.27%;CT的感染率为9.09%、14.29%和15.15%,而30分钟内液化的标本UU和CT感染率为3.853和1.72%。结论:精液液化的时间与UU和CT的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2010年1-12月份852例社区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9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6株、革兰阴性菌676株.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均>50.0%;链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3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都<10.0%.结论 应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加强社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危急值信息化平台快速报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为MDRO的有效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东莞市大朗医院2017年MDRO电话报告与2018年危急值信息化平台报告效果。结果利用危急值信息化平台对MDRO快速进行网络预警,使临床进行干预的时间明显缩短,并使院感部门能及时跟进和指导。结论 MDRO的信息化平台报告可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预防MDRO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淋与急非淋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利用钙一钴(Gomori)染色法,对91例初诊为急淋与急非淋患者的骨髓细胞作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结果急淋的碱性磷酸酶阳性率100%,细胞阳性率67.4%,积分平均值211,积分在80分以上占88.9%,20分以下占2.2%,而急非淋的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58.7%,细胞阳性率为42%,积分平均值67,积分在80分以上占32.6%,20分以下占52.2%,其中全阴占41.3%.结论急淋病例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而急非淋病例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碱性磷酸酶应作为鉴别急淋与急非淋的主要试验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胃部病变,评估其在胃部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对胃部病变的检查选择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有胃部病变的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依据病理良恶性结果,分析其结果。结果:经病理证实的56例胃部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患者20例(炎性息肉8例、胃溃疡12例),恶性病变患者36例(胃癌20例,间质瘤16例);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其对胃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46.43%(26/56),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50.00%(18/36)。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中,其对胃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7.50%(49/56),对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89%(32/36)。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对胃部病变及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P均<0.05)。结论: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胃部病变及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microRNA-2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的microRNA-218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此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同期对比检测microRNA-25、microRNA-143和 microRNA-106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AG和AA基因型,microRNA-218 rs11134527 的GG基因型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易感性(OR=2.31, P<0.05)。而microRNA-25 rs41274221、 microRNA-143 rs4705342和 microRNA-106a rs13788171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无关联(P>0.05)。结论MicroRNA-218 rs111345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莞市大朗医院2018-2020年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产碳青霉烯酶情况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东莞市大朗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CRPA菌株66株,采用eCIM实验筛查碳青霉烯酶,双纸片扩散法检测产酶表型,通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EK2-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