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和D—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透射光免疫浊度法测定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3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47例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D—D二聚体含量,同时检测叶酸及维生素B12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和伴有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Hey、D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ey与DD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性,血浆中Hey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存在负相关。[结论]高Hey、DD水平及低叶酸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尽管近年来联合化疗的应用使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不高,主要是复发率高和化疗耐药的影响。白血病干细胞(LSCs)已被确认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生物特性也与耐药性相关,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特殊关注,进而探究靶向消除白血病干细胞的创新疗法。本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治疗该疾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肺栓塞和心颤患者的上海患者人群中,验证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稳定剂量预测方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已达华法林稳定剂量的198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采集每位患者枸橼酸钠抗凝1∶9抗凝的外周血1.8 mL,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后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检测其VKORC1-1173C>T和CYP2C9倡2、CYP2C9倡3基因型。采用较多使用的符合筛选条件的4个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包括IWPC模型(基于混合种群构建)、WEN 模型(基于中国台湾人群构建)、HUANG模型(基于中国大陆人群构建)及OHNO模型(基于日本人群构建)]。采用绝对误差均值( MAE)和预测百分比2个指标评价并比较各模型预测准确性。结果在4个预测模型中,HUANG、OHNO及WEN 3个预测模型及固定剂量方案计算的MAE<±1.0 mg/d,理想预测百分比>40%,其中MAE最低的模型为HUANG模型。理想预测百分比最高的模型为OHNO。结论采用亚洲人群建立的基因导向结合基本临床资料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可以较好预测服用华法林的部分上海患者的药物剂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显色平板,联合YBc及VITEK-32半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进行鉴定,并用CANDIFAST真菌药敏试验板做药敏试验。465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71.83%(334株);以中老年患者分离居多(64.67%),其次为侵入性治疗者(60.78%),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16.77%);对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91.0%),其次为制霉菌素(87.1%),5-氟胞嘧啶(84.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250例全血标本进行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及对照目测分类。结果 无异常提示150例,中性粒细胞两者相关系数(r)为0.935;淋巴细胞为0.935;单核细胞为0.574;嗜酸粒细胞为0.724;嗜碱粒细胞为0.113。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两种分类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有异常提示100例,发现警告真实值为83%,假警告为17%,50例白血病标本仪器检查结果均提示有异常细胞或无法分类。结论 无异常提示,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用仪器分类的结果相当于目测分类。说明该仪器对分类正常者是一种较理想的过筛工具,同时也说明仅靠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类仍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6.
重组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蛭素是作用很强的凝血酶特性抑制剂,具有抗凝、抗血栓等药理作用。重组水蛭素是国内外正在开发的新一代高效特异性抗凝、抗栓药物,此文概述了重组水蛭素在急性冠状综合征、溶栓疗法、深静脉血栓治疗等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实验室监测,为我国重组水蛭素的开发及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检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它们在CITP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40例CITP患者,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Th细胞、Ts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率,测定CD~(4+)细胞中Th17细胞、Th22细胞、T-reg和Th1细胞的表达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22、IL-6、TNF-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总数、Th细胞、Ts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表达率,IL-17、IL-22水平、IL-6、TNFα的表达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表达率上升,T-reg表达率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ITP患者免疫自稳能力下降和Th1功能亢进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Th17,Th22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能与自身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并通过信号传导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多功能细胞因子。IL-6在包括炎症和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着病理生理学作用。研究IL-6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不同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治疗相关疾病。因此,该文介绍IL-6及其生理功能和特点、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机制及其靶向治疗,为以IL-6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设计研究与在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华法林药物剂量预测模型利用神经网络对于非线性函数的拟合能力,对华法林服用者的数据进行训练,以此建立的模型能够为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预测起始或维持剂量,有助于减少服药者抗凝不足造成栓塞或抗凝过度导致出血的风险。根据近年神经网络华法林药物剂量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评述,并对神经网络及人工智能用于医疗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常规剂量低分子量肝素 (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实验室监测。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2 0例 ,LMWH 5 0 0 0IU ,每日 2次皮下注射 ;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 4h病人血液中抗Ⅹa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凝血酶时间 (TT)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病人血液中抗Ⅹa因子、APTT及TT均有显著性变化 ,常规剂量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时 ,不同体重的病人其抗Ⅹa因子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常规剂量LMWH是一种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应根据不同个体 ,调整剂量 ,进行实验室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