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胫骨 Pilon 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 1988年~ 2 0 0 0年经手术治疗的胫骨 Pilon 型骨折患者 2 5例的临床资料。胫骨内固定中 ,以螺丝钉 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4例 ;普通钢板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10例 ;AO塑形接骨板内固定 11例 ;同时作自体髂骨植骨 18例。腓骨下段均采用钢板内固定。采用 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判断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 2 4~ 60个月 ,平均 3 2个月 ,优 9例 ,良 7例 ,可 6例 ,差 3例 ,优良率 64 %。2 5例中 6例患者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其中 5例出现明显自觉症状。结论 :在胫骨 Pilon 型骨折治疗中 ,解剖复位是基础 ,稳定固定是保证 ,早期活动是目的。在胫骨三种内固定方法中 ,AO塑形钢板可满足要求。同时手术时机、切口感染、外固定时间长短诸因素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颈椎前路融合器(SOLIS)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小切口入路(3~4 cm),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后缘切除后保留椎体终板,植人带自体松质骨的SOLIS.以手术前后X线片及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3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5个月.置人的SOLIS位置良好,无移动及脱出迹象;病变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未见椎间高度丢失;所有节段均于术后3~8个月骨性融合.术前JOA评分平均10.4分,术后平均14.9分,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融合器SOLI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手术创伤小,能有效地恢复颈椎高度,融合率高,融合后稳定性好,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2001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经手术治疗的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36.7岁。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股骨颈植骨,一期完成手术。其中松质骨螺钉(股骨颈) 普通接骨板2例;松质骨螺钉 AO接骨板3例;Richards钉 AO接骨板1例;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5例。全组术后3,6,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判断疗效。结果:股骨干骨折除1例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出现钢板断裂,骨不连外,全部在3.5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1例拆内固定3个月后出现股骨头变扁、塌陷。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患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优良率明显高于其它内固定的患。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属高能量损伤,股骨颈骨折的症状隐匿,易造成漏诊。对高能量所致的股骨中段骨折患应常规摄骨盆后前位片,以免漏诊;对行股骨干交锁钉内固定术的患,应警惕发生医源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中以股骨重建髓内钉为优。拆除内固定后要追踪摄片检查1a,警惕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适应证患者经后路椎间融合器或后外侧融合结合椎弓根系统固定的治疗效果。男18例,女14例;年龄49-75岁,平均56.8岁;腰椎前凸基本来变者15例,腰椎侧弯伴有椎体半脱位和腰前凸丢失严重者17例。术后测量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观察腰腿疼痛改善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8.0%,疼痛改善率为(80.2±5.8)%(P〈0.05),硬脊膜囊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2例,假关节形成1例。随访期间矫正度数、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内固定物融合良好,植骨融合率96.9%。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或后外侧融合结合经椎弓根系统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应重视矫正腰椎侧弯畸形、改善腰椎力学平衡,以提高术后中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Richards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常因轻微外力即致骨折.长期卧床牵引疗效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被公认为消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均致力于研究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及器材,以期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作者自1998年开始应用Richards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上多见,但医源性损伤甚少见,骨间背侧神经由于解剖上的特殊性,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本院1988年7月以来,收治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1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常常合并脊髓损伤及脊柱不稳,早期复位,解除脊髓神经组织的压迫,固定损伤脊柱节段,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保护脊髓免受再损伤,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行后路GSS-Ⅱ内固定有限减压术能有效维持伤椎上下的稳定性及解除脊髓的压迫。1999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人4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 ,其正常的背伸跖屈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的3 92 % [1]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 ,其受伤机制复杂 ,治疗较为困难 ,如果处理不当 ,将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致使伤踝僵硬疼痛 ,行走困难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自 198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 4 1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男 2 6例 ,女 15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1岁 ,平均 4 1 6岁。左踝 14例 ,右踝 2 7例。车祸…  相似文献   
9.
手爆炸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早期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的手功能恢复程度。我院自1989年9月~1998年10月间共收治手爆炸伤病人47例56只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性44例,女性3例,年龄32~64岁,雷管伤22例,猎砂枪伤8例,自制炸药伤17例,合并骨折38例41只手,47例中均合并有程度不等的血管、肌腱、神经损伤。本组病人39例于伤后8h以内入院占83%,7例于伤后8~12h入院,占14.9%。1例于伤后36h后才入院。所有病例入院后即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用肥皂水洗刷,3%H2O…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老年常见多发创伤,过去传统多采用卧床,牵引治疗(非手术治疗),但由于长期卧床,老年人容易发生并发症,而并发症的治疗更为棘手,有的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选择积极的内固定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