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mg/次,2次/日,第1-14天,21天重复)对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13.3%,部分缓解率(PR)有效率为46.7%,总有效率(RR)为60%,稳定(NC)为2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等,多为Ⅰ/Ⅱ度.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对2004年-2005年2月收治的23例Ducks 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FOLFOX4方案静脉并联和腹腔辅助治疗,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床资料 23例患者均为Ducks C期行根治手术后,并有病理学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治疗14例晚期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5例,肝转移癌3例,肺癌5例,胃癌1例)。药盒植入途径:股动脉11例,右锁骨下动脉3例,右骨下动脉1例。术后经药盒灌注化疗2-4个疗程,每3-6周为1滚疗程。结果:14例患者手术植入都获得成功,4例经右锁骨下动/静脉途径植入患者无气胸,血胸发生。肿瘤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42.9%。有化疗药外渗1例,本组未发生留置导管移位,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结论:经皮动脉植入PCS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PCS能长期留置,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可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良好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给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杜甫反应。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为92.5%。治疗后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结论给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疗效显著,并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均能忍受,说明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凋亡受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DNA受损的细胞凋亡受阻后继续发生突变的积累导致其恶性增殖便成为肿瘤细胞。恶性血液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细胞凋亡受阻后发生恶性增殖是其发生的基础,因此有关凋亡与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 mg/次,2次/日,第1-14天)对1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12例患者中,有效率(CR+PR)为33.3%(4/12),NC为41.7%(5/12).中数存活期和1年存活率分别是8.6个月和33%.12例患者中,研究观察到的3-4度毒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3%)、贫血(8%)、血小板减少(17%)、胃肠道反应(25%).结论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XP3、CD11c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8例DLBCL患者,收集患者术中切除的DLBCL组织作为检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FOXP3、CD11c蛋白的表达,术后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记录患者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FOXP3蛋白为核阳性表达,多以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FOXP3阳性率为54.17%(26/48);CD11c蛋白为细胞膜阳性表达,多以弥漫性分布,CD11c阳性率为60.47%(29/48)。FOXP3、CD11c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的年龄、性别、累及部位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DLBCL患者临床分期越低、国际预后指数评分越低,则FOXP3、CD11c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r=0.637,r=0.709)。术后1年,FOXP3阳性表达或CD11c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FOXP3阴性表达或CD11c阴性表达患者(P<0.05);至随访结束,FOXP3阳性表达或CD11c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明显长于FOXP3阴性表达或CD11c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在部分DLBCL患者组织中FOXP3、CD11c阳性表达,且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相关,FOXP3和CD11c蛋白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ER(+)和(或)PR(+)或70岁以上不明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服用来曲唑2.5mg/次,口服,1次/d,28d为1周期,至少2周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分别通过影像学检查或体表直接测量肿瘤,记录肿瘤转归。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7例,其中SD≥6个月10例,病情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CR+PR)11.4%,临床获益率(cR+PR+SDI〉6月)40%。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有良好的效果,药物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WHO新的分类标准中较少见的一种亚型。我院于2006年8月22日收治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后肿瘤侵犯颅内并发海绵窦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