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一旦发生肾损害后则称之为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我国1亿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0%~15%将进展至慢性肾衰竭。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肾脏损害几乎不可避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将5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迅速上升,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对北京市人群构成了重大的疾病负担,是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慢病之一。现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在以往几年糖尿病工作的基础之上,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北京市海淀区慢病监测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和干预,提高血糖监测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6371名35~74岁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分别为36.2%,6.5%,36.9%,35.4%和36.3%。83.0%,47.2%和17.5%的中老年人分别具有≥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男性≥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分别是女性的3.4、4.3和5.4倍。结论北京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群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暴露率较高,有必要采取禁烟、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人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一旦发生肾损害后则称之为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我国1亿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0%~15%将进展至慢性肾衰竭。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肾脏损害几乎不可避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将5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北京市农村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不同BMI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0 655名18~76岁农村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农村居民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年龄别标化率分别为68.1%,24.2%和7.7%.正常体重、超重、肥胖1~3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4%,27.5%,34.8%,44.3%和50.7%,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5.0%,6.4%,8.1%和11.2%.正常体重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最低(13.8%),肥胖2级最高(35.1%).正常体重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最低(5.6%),肥胖3级居民最高(15.1%).超重和肥胖1~3级分别是正常体重患高血压危险的2.6、3.1、3.8和4.7倍,肥胖3级糖尿病(OR=4.5)和代谢综合征(OR=3.2)患病危险最高,肥胖2级血脂异常(OR=3.4)患病危险最高.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超重和肥胖级别增加而升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人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探索有效防治干预措施。方法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生活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总共2615人进行询问和问卷式调查。根据诊断标准筛查出血脂异常人群。结果海淀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6.86%,男性患病率66.08%,女性患病率51.9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除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男性的高甘油三酯(TG)以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胆固醇(TC)和女性的高1B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在18-44岁,男性血脂异常发生率要高于女性血脂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人群锻炼率为75.92%,男性锻炼率为72.76%,女性锻炼率为78.08%,差异存在显著性。血脂异常也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以高血压的聚集尤为突出。行为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与血脂异常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在社区实施防治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可根据分布特点而定。增加体育运动、减轻体重对预防血脂异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超重/肥胖及危险因素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城乡结合部5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9 003人,对超重/肥胖及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41.04%和23.75%,超重和肥胖的年龄别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9.38%和22.95%,高于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结果(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嗜油腻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1.79和2.28;工作强度大、参加体育锻炼、喜食蔬菜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3、0.69和0.77。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城乡结合部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居民中普遍存在着行为、饮食习惯等不良因素,应该尽快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的在城乡结合部开展肥胖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居民膳食现况.[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集中调查的方法抽取海淀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2706人进行膳食情况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78.07%的人每天吃早餐,仅有10.06%的人基本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居民中以18~30岁年龄组最高,为23.10%.男性食油较多和很多的比例较女性高.分别为21.47%和1.28%.缺钙、饮食缺乏蔬菜水果以18~30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2.16%和7.6%,吃零食者也以18~30岁年龄组最多,为49.85%.饮食缺乏蛋白质者仅占0.19%,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7,P=0.419).[结论]海淀区居民营养缺乏比例较低,但仍有不吃早餐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居民的生活方式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其与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 655名18~76岁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1.9%,6.1%,33.6%,30.3%和11.6%.嗜咸饮食增加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2(95%CI:1.29~2.03)和1.48(95%CI:1.16~1.77).嗜甜饮食增加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37(95%CI:1.14~1.67)、1.26(95%CI:1.09~1.51)和1.55(95%CI:1.20~1.84).嗜油饮食分别增加肥胖和血脂异常风险,OR值为2.26(95%CI:1.61~2.69)和1.97(95%CI:1.48~2.24).素食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具有较高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成人肥胖特点,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生活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总共2706人进行询问和问卷式调查。筛查出体重指数≥24的超重人群和体重指数≥28的肥胖人群。结果海淀区超重患病率为33.26%,肥胖患病率为15.92%;超重、肥胖成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超重成人在45—59岁的年龄段患病所占比例最大;肥胖成人患病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患病所占比例最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与超重、肥胖成人差异均有显著性。超重人群锻炼率为71.96%,肥胖人群锻炼率为74.79%;女性超重、肥胖人群锻炼率高于男性。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显著上升。结论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保持情绪稳定等健康的行为方式对于减少疾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在社区实施防治肥胖的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