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麻急诊阑尾切除术中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全麻下接受急诊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采用计算机排序分为A、B组各25例,分别予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常规麻醉。观察并记录48 h内各随访时点运动与静息时的数字评分( NRS),使用镇痛药物辅助的病例数,患者对术后疼痛缓解自我评分以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在12 h内各时点静息与运动时的NR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 P<0.05),24~48 h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自我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第一日和第二日辅助镇痛药使用率A组低于B组(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产生良好12小时左右的术后镇痛。在多模式镇痛中可能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从神经阻滞(BPB)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BPB下行择期骨科前臂手术的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腋入路组)和C组(锁骨上入路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行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0.375%罗哌卡因20 mL。分别记录操作时间,操作后5、10、15、20、30min测定臂从神经主要分支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神经阻滞并发症。术后48 h使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疼痛进行评分;记录术后第1、2天辅助镇痛药使用率。结果 A组操作时间[(812.6±230.6)s]明显长于C组[(644.5±218.2)s],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67.3±24.9)s]则明显快于C组[(457.8±118.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桡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有效率在5 min时明显高于C组,而在5、10 min时,无论是感觉还是运动神经阻滞,肌皮神经阻滞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整体自我评分[(3.3±3.2)分]与C组[(2.8±3.4)分]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2天辅助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可能较腋入路BPB更为迅速,操作简易,但起效时间并不快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棒辅助普通喉罩置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判断其定位效果。方法选择行喉罩通气全麻成年患者200例。手术类型为仰卧位下骨科四肢择期手术。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常规徒手置入喉罩,B组光棒辅助喉罩置入,每组100例。操作成功后通过纤支镜对喉罩置入位置进行评估分级。观察项目:(1)患者人口学资料,测量张口度、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喉罩置入指标:一次成功率,置入时间以及尝试置入次数。(3)观察喉罩置入操作短期有关并发症。(4)通过FOB评定喉罩置入位置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一次成功率,置入时间以及尝试置入次数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指标判断喉罩插入位置正确时,用FOB检查位置分级1级A组为70%,B组为93%(P0.05)。结论尽管光棒辅助喉罩置入不能提高一次成功率等置入指标,但是可以显著提高喉罩置入的优良到位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