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这α1受体拮抗剂(盐酸特拉唑嗪、盐酸哌唑嗪、盐酸阿夫唑嗪)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荧光猝灭反应和Fǒ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结果 α1受体拮抗剂与BSA间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过程;求得25°C时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8×104、2.0×104、2.5×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9、1.14、1.32;结合距离r分别为4.91、4.69、4.71 nm;能量转移效率分别为0.058、0.078、0.085.结论 α1受体拮抗剂与BSA间的主要结合力为静电作用力,与蛋白结合作用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氢吡啶类药物(DHP)(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法和紫外光谱法。结果分别求出DHP与BSA间的结合距离、能量转移效率等相互作用参数。结论DHP在体内与蛋白结合后,白蛋白仅起运载工具的作用将之运输到受体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检测法测定依替膦酸钠.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以7 mmol/L苯甲酸钠-7 mmol/L磷酸二氢钾(pH 8.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24 nm.依替膦酸钠在62.5~10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7.82μg/ml,回收率为98.1%~100.8%,RSD≤1.5%.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特拉唑嗪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翔宇  蒋晔  安普丽  郝福  李艳荣 《中国药房》2007,18(14):1076-1078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特拉唑嗪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样采用二氯甲烷-乙醚(2:3)提取后测定,其中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05mol·L-1(pH4·8)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乙腈(61:25:14),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34nm,发射波长为385nm。结果:盐酸特拉唑嗪检测浓度在0·25~64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最低检测限为0·1n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4·0%,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0·8%;日内RSD≤3·4,日间RSD≤3·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人血浆中盐酸特拉唑嗪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二氢吡啶类药物(DHP)(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以与多种检测器联用,如紫外-可见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本文综述了流动注射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盐酸哌唑嗪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光谱法。结果荧光光谱法测定盐酸哌唑嗪与BSA在25℃和37℃反应的结合常数K均是2.0×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19,1.14,热力学参数为(37℃)ΔH=0,ΔG=-25.52kJ·mol-1,ΔS=0.082kJ·mol-1·K-1,盐酸哌唑嗪的加入影响了BSA的构象;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盐酸哌唑嗪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分别为r=4.69nm,E=0.078。结论盐酸哌唑嗪与BSA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且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试剂消耗少等特点,主要包括等速电泳、电堆积富集、扫集法、pH调制堆积和在柱色谱预浓缩等,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样品浓度检测限,拓展毛细管电泳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分析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微量唑来膦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微量唑来膦酸。在酸性条件下,唑来膦酸被破坏后产生的无机磷进一步与钼酸铵结合形成磷钼杂多酸,再与罗丹明B形成磷钼杂多酸-罗丹明B三元离子缔合物后共振瑞利散射急剧增加,并于370nm处有最大散射峰,唑来膦酸在6.25~1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1.55ng/ml。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阿仑膦酸钠(1)在碱性条件下对鲁米诺-过氧化氡-铜离子体系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1.在1.25~50μg/ml浓度范围内它与发光信号的增加值(△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1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小于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