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儿,男,7岁,因发热9天、抽搐1次、无尿10小时入院.9天前出现发热,曾在外院用"氨苄青霉素、氟哌酸、SMZCo"等治疗,半天前出现抽搐、无尿.家族中无类似"发热"病史.体查:T35.8℃,Bp9.31/6.67kPa,贫血貌,表情淡漠,心肺未见异常,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剑下3cm可及,质软,脾未及;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3.56×109/L,网织红0.2%,血小板42 ×109/L,白细胞11.7×109/L;尿常规:淡红色,微混,尿蛋白++,白细胞5~6/Hp,红细胞0~3/HP,细胞碎片较多,粗颗粒管型1~3/Hp,细颗粒管型0~1/Hp,蜡样管型0~1/Hp;血清钠132.3mmol/L,钾3.41mmol/L,血尿素氮11.8~24.5mmol/L,血肌酐181.5~434.9mmol/L,谷丙转氨酶100IU/L,谷草转氨酶402.9IU/L,总胆红素27.52μmol/L,间胆25.72μmol/L,抗O(-),二氧化碳结合力25.9mmol/L,肥达反应:H 1:640,O1:80,血培养:伤寒沙门氏菌;胸片无特殊.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活中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据统计,现代创伤病人中交通伤、坠落伤、刀伤和意外事故是城市创伤的主要因素,它们可导致个别伤员的产生,也可导致大量伤员的产生,尤其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常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伤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产生大量伤员的群伤事故的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为此,我们对群伤事故的现场急救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以期能降低其伤残率、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和E2 6转录因子 (E2 6transformation specific 1 ,Ets 1 )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为评估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32例原发性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表达。结果 (1 )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0 1 ) ;(2 )bFGF和Ets 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3)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FGF和Ets 1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P <0 0 0 5和P <0 0 1 ) ;(4 )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rs0 785 (P <0 0 1 )。结论bFGF和Ets 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 (发展和转移等 )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离断+门静脉分支结扎术后剩余肝组织中c-me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在术后剩余肝快速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96只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化数字完全随机分为肝脏离断+门静脉分支结扎术组、单纯门静脉分支结扎术组和假手术组。检测术后24 h、72 h、7 d和10 d时各组大鼠剩余肝组织中c-me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肝脏离断+门静脉分支结扎术组术后剩余肝组织中c-met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加,并于7(10.09±1.41)d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单纯门静脉分支结扎术组的(3.49±0.94)(P0.05)。结论肝脏离断+门静脉分支结扎术后大鼠剩余肝组织中原癌基因c-met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数量不断增加,不孕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铜仁地区医院妇产科应用腹腔镜诊治不孕妇女7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6岁,腹痛12小时,加重伴黄疸3小时入院。12小时前因进食(熟食)约2Kg草鱼的鱼胆后出现上腹部胀痛,能忍受,无牵涉痛及放射性疼痛,伴头昏,恶心,呕吐胃内容物4次,非喷射性,腹泻食物残渣一次。私人诊所诊为“急性胃肠炎”,予“氟哌酸”(剂量不详)治疗。3小时前皮肤巩膜黄染,神萎,烦躁,腹泻柏油样大便一次,约50克,无发热,尿  相似文献   
7.
张力  安华松 《贵州医药》2004,28(11):1012-1013
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肾脏疾病,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抗凝治疗已成为NS治疗的必要措施。传统肝素不仅有抗凝抗血栓作用,且还有抗炎、抗过敏、利尿、抗补体等作用,但容易引起出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分析腹部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优缺点,将19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依据切口缝合方式分为两组,用不同的方法缝合后观察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层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层,观察组采用皮内美容缝合法并置皮下引流管的新式腹部切口缝合法.结果新式腹部切口缝合组Ⅰ期愈合率和延期愈合率分别为88%和12%,传统腹部切口缝合组Ⅰ期愈合率和延期愈合率分别为76.67%和23.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笔者认为新式腹部切口缝合方法优点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