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s方法行子宫动脉栓塞,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子宫体积(含瘤体)缩小30-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9岁.左上肢刀伤1h人院.查体:血压10.0/8.00KPa,呼吸困难,紫绀,两肺略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100次/min,左上臂正中部肱二头肌上见长3.0cm的斜行创口,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道斜向内上方,深约7.5cm,未入胸腔;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左下肺见散在边缘模糊的淡状片影;X线诊断:创伤性湿肺;临床诊断:左上臂刀伤,失血性休克,创伤性湿肺.该患经抢救无效,于3h后死亡.尸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及间质高度扩张,充血.大部分肺泡腔内充满粉染水肿液,尚无透明膜形成,未见炎细胞浸润.法医病理诊断:创伤性湿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治疗瘢痕妊娠导致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介入结合清宫的方法治疗7例瘢痕妊娠患者,用5F cobra导管导管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甲氨蝶呤)100 mg,然后用明胶海绵屑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于3~5 d行清宫术。结果: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未见出血,随访2~6个月无异常。结论:采用介入栓塞后清宫治疗瘢痕妊娠导致大出血安全有效,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成功率极高,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子宫破裂出血,是治疗瘢痕妊娠导致大出血的优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4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经右侧股静脉入路,以猪尾巴导管于狭窄段近端或远端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无局部血栓形成者直接置入Wallstent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合并血栓病例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结果:24例全部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段平均长度4.6 cm(3~7 cm)。3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患者均置入1枚支架。9例在支架置入前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卧位测静脉压,术前(27.3±1.8)cmH2O,术后降至(4.5±0.8)cmH2O,置入支架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 d完全消退。随访8~26个月,11例术后5~10个月内死亡,13例存活,所有病例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未再复发。结论: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导管局部溶栓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30例Graves病患者,经动脉造影明确甲状腺动脉的位置及血供情况,超选入甲状腺上动脉或下动脉内用聚乙烯醇微球进行栓塞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全部栓塞成功,16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11例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加单侧下动脉,3例栓塞一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前后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30例患者T3由3.4~41.2 nmol/L降至0.9~8.1 nmol/L;T4由79.1~436.3 nmol/L降至62.2~236.9 nmol/L;栓塞后颈部血管杂音完全消失,颈围于术后1天开始缩小,2周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随访6个月~2年,20例完全停药,6例间断服药6个月,症状消失,未出现复发;4例随访1年,间断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病例未见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甲亢引起的Graves病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道覆膜支架在治疗食管狭窄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73例食管狭窄的患者置入覆膜金属食道支架。结果:本组71例食管狭窄的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2例患者置入支架时由于技术原因支架移位,经胃镜取出移位支架,再次置入后成功。结论: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方法 总结35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胃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其中包括手术所见、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结果 31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证实有效率为81%,无效19%。有效者中轻度有效14例(45%),中度以上有效11例(36%)。临床疗效缓解率77%,完全缓解5例(14%),部分缓解22例(63%)。结论 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适量大小约1.0mm×1.0m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栓塞后随访6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同时有效改善了外周血象。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效果良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胃癌外科手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不同效果,以探讨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32例胃癌病人外科术前对相应胃动脉选择性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对照组32例胃癌患者施以全身静脉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变化,以比较其疗效.结果32例病人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中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CE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有50%~90%合并肝硬化,有脾功能亢进(脾亢)。本文通过对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进行双介入治疗结果作一报道,以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自2000年8月以来我科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7例,7例患者都有乙型肝炎病史15~20年。CT诊断:“原发性肝癌、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