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恶性胸水中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 Foxp3 +Treg,Foxp3 +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胸水中淋巴细胞及上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上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探讨RNA干扰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方法:以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5为研究对象,构建EGFR-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细胞,G418筛选稳定细胞株以获得稳定的转染细胞模型,分为4组:转染shRNA-NC,转染shRNA-1组,转染shRNA-2组,转染shRNA-3组;应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模型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正确构建了shRNA质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转染shRNA-1、2、3组较转染shRNA-NC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以转染shRNA-1和2组的抑制效应好(40.2%±3.2%,52.8%±11.3%);转染shRNA-1、2两组较对照组增殖能力下降,G0/G1期细胞增多(63.69±2.75%,60.10±2.00%vs51.08±3.42%)、S期细胞减少(28.2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NA聚合酶Iota(Polι)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olι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析Polι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olι及Nm2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食管鳞癌中Polι与Nm23表达的相关性。向食管癌细胞TE-1和ECA-109转染Polι表达载体,上调细胞中Polι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Polι和Nm23 m 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在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中,Polι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Nm2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81,P<0.05)。上调Polι的表达增强了TE-1和ECA-109细胞的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抑制了细胞中Nm23 m 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olι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下调Nm23的表达来促进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4.
Pol(t)与肿瘤     
DNA聚合酶iota(Pol)与DNA修复基因Rev1、DNA聚合酶kappa (Polκ)、DNA聚合酶eta(Polη)同为Y家族聚合酶,能通过跨损伤修复对损伤DNA进行修复.但是在所有的DNA聚合酶中,Pol(t)具有最低的保真性,在错误和正确模板的情况下都有很高的错配几率,且能够跨过一些DNA损伤将错配累积起来.最近研究表明Pol(t)在一些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包括人葡萄膜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肺癌和食管癌.异常表达的Pol(t)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修复DNA损伤的功能可能与肿瘤的放化疗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鼠尾静脉与内眦静脉丛回输血小板的操作难度及回输效果。方法体外分离血小板(10×108/m L),分别采用尾静脉和内眦静脉丛注射法将等量的calcein标记的血小板回输到8周C57 BL/6小鼠体内,比较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对注射血小板的小鼠立即从眼眶采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数;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成功回输等量血小板的小鼠24 h采血一次,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的生存周期。结果经尾静脉和内眦静脉丛回输等量血小板:(1)平均用时分别为94 s和45.3s,成功率分别为40%和100%(P0.05);(2)在0 h,被标记的血小板数占总血小板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2.38%和12.3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48 h、96 h,回输进体内的血小板分别下降44%、64%和88%、8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注射法回输到小鼠体内的血小板数没有差异,且不影响血小板的生存周期。小鼠眼内眦静脉丛回输血小板,操作更简单,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李威  陈燕明  陈晓军  林盪  孟星君  黄建安 《江苏医药》2012,38(16):1882-1884
目的探讨胸水miRNA-21和miRNA-155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从43例恶性胸水患者和27例良性胸水患者胸水中提取mi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21和miRNA-155在良性和恶性胸水中表达量,常规细胞学方法检测胸水脱落细胞。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胸水组miRNA-21和mi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良性胸水组(P<0.05),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组miRNA-21和mi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组。胸水中miRNA-21表达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当特异性为100%时,诊断的敏感性为67.4%,ROC曲线下面积0.891。胸水中miRNA-155表达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当特异性为100%时,诊断的敏感性为65.1%,ROC曲线下面积0.848。结论检测胸水miRNA-21和miRNA-155的表达对诊断恶性胸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介导血红素氧化酶-1( heme oxygenase,HO-1)的腺病毒在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3只雄性SD大鼠,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EGFP)组及介导HO-1基因的腺病毒(Ad-HO-1)组,每组11只.每组取3只大鼠,用于检测腺病毒目的基因的表达.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40 Gy负电子线照射各组余下大鼠臀部皮肤.照射后立即分别皮下注射PBS、Ad-EGFP或Ad-HO-1.采用半定量方法对皮肤损伤评分,每周评定2次,观察7周.结果 注射Ad-HO-1的皮肤真皮层内见HO-1表达强阳性.照射14 d后,Ad-HO-1组皮肤损伤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Ad-EGFP组(q=0.000 ~0.030,P<0.05).结论 HO-1能显著减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表明Ad-HO-1可以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