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瑞香狼毒提取物抗实验性癫痫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瑞香狼毒六种提取物 (依次为瑞香狼毒水、生离物、丙酮、石油醚、乙醚、乙醇提取物 )进行药效学及毒性比较研究 ,筛选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癫痫化合物 ,便于临床前机制探讨。方法 采用动物三种惊厥模型 ,测定瑞香狼毒六种提取物抗实验性癫痫半数有效量 (ED50 )。计算其半数致死量 (L D50 )。结果 瑞香狼毒提取物 ~ ,即丙酮、石油醚、乙醚、乙醇四种提取物对小鼠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 (MES)、戊四唑惊厥实验(MET)和电刺激大鼠皮层惊厥阈值 (TL S)模型均具有较强的对抗作用。而其中丙酮提取物毒性较低 ,治疗指数高达 14 .9。结论 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是一种抗惊厥作用较强而毒性小的有希望的抗癫痫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孙晓飞 《药学教育》2005,21(1):45-48,58
介绍了HGS-Dreiding分子模型盒中的组成部件 ,以及使用该分子模型在解决某些天然药物立体化学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并就使用该分子模型对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中紫乌定和葡萄糖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分析麻风引起神经性关节病的特点.方法:对本院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特点、神经传导速度等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病变发生于踝关节7例,足部4例,膝关节1例,腕关节3例,肘关节1例.按照X线表现分型:增生型12例,混合型4例.结论:由麻风引起的神经性关节病好发于下肢关节,尤其是踝关节及足部,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放疗剂量2Gy/次,5次/w,总剂量60~70Gy,同时每周给予奈达铂单药化疗,剂量25mg/m2。对照组进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分别于放疗后、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9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8%、72%。主要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和皮肤放射反应。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患者更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反相硅胶和聚酰胺等多种填料,通过常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enyl)benzoicacid(3),Trollioside(4),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而得。  相似文献   
7.
肿瘤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现以大分子载体抗癌药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多柔比星(PK1)为例,说明大分子载体抗癌药的提高渗透及潴留(EPR)效应可特异性地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介绍了PK1的药动学、Ⅰ期临床研究概况及同类型药物净司他丁(zinostatin,Smancs(R))和培门冬酶(pegaspargase,Oncaspar(R))的研究概况,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钠盐的制备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并研究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水乙醇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钠盐。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所得钠盐通过熔点、红外、紫外等表征其结构。10、2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滤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可使血清中PGE2含量减少。1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使炎症液中的PGE2含量减少。在血清和炎症液中,1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可使NOS活性和NO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吸收性,改善了相应的药理作用。其中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小宁  吴晖  孙晓飞 《中药材》2008,31(3):459-460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提取工艺及纯化方法.方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娑罗子中七叶皂苷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三种方法比较得出最佳纯化方法.结果娑罗子中七叶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是在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为3 h、浸提液体积与样品质量比为81、浸提次数3次条件下提取;较优的纯化方法为经活性炭脱色后用氯仿萃取,再水洗烘干.  相似文献   
10.
生姜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和调味品,也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抗氧化[1]、止吐[2]、防止血栓形成[3]、调节免疫[4]和血脂[5]等多种作用.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得到的生姜油,对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但所用的有效剂量足其LD50的l/8左右,安全范围较小,故本文将生姜油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按极性的不同得到A、B和C 3个部位,并通过对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筛选其保肝作用的安全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