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了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首次发病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无药物和酒依赖史,无明显自杀和精神病性症状;女性在非哺乳和妊娠期者;2周内未服用过其他任何抗抑郁药;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3.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4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8周双盲对照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近,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晚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晚发病人,随机平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共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种药物对晚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相当(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w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着治疗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但治疗12w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66.7%;研究组治疗8w、12w末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均较好,但齐拉西酮适用于耐受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齐拉西酮(商品名:力复君安)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采用随机双盲法,以利培酮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4~16岁未成年人的被动吸烟(Passive Smoking,PS)状况及其对行为问题(Behavior Problem,BP)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天津市某三辖区学校的4~16岁学生2 430名,采用学生被动吸烟调查问卷(PS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被调查学生的被动吸烟率为41.4%;高年龄段学生的PS率较低年龄段高,非重点学校学生的PS率较重点学校学生高,农村学生较城镇学生的PS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随被动吸烟暴露量和暴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P〈0.001)。结论天津市某三辖区4~16岁未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严重,减少被动吸烟可能有助于减少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度洛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增强中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提高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在调控情感和对疼痛敏感程度方面的作用,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无明显的抗胆碱能、抗肾上腺素能、抗组织胺能活性的不良反应,具有相对良性的心血管作用谱,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对伴有或不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躯体形式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服刑能力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56例服刑人员服刑能力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服刑人员中男性占94.87%,委托鉴定的原因中失眠、言语行为异常占78.85%,抢劫罪和盗窃罪共占61.54%,刑期或残余刑期多为5 a-20 a,无服刑能力者占56.41%,有服刑能力者占43.59%;鉴定为精神疾病者占58.97%,神经症、人格障碍及无精神疾病者占41.03%.应激相关障碍者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重复鉴定结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鉴定为精神疾病者多无服刑能力,对拘禁性精神障碍不提倡保外就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男性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差异。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 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 PQ )对所招募的20名男性康复期酒精依赖患者与20名男性酒精滥用患者以及20名男性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酒精依赖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现为猎奇性、躲避伤害性维度得分高,奖赏依赖纬度得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酒精滥用组相比,酒精依赖组猎奇性纬度上得分较高,躲避伤害性及奖赏依赖维度分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酒精滥用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猎奇性得分较高,躲避伤害性分值也较高,奖赏依赖纬度得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酒精滥用组相比,酒精依赖者猎奇性人格特征更突出、更倾向于寻求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