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姜宠华  陈永清 《海峡药学》2012,(11):140-141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日10mg,观察组额外给予中药血脂康胶囊,1日1.2g,夜晚睡前顿服,疗程3个月。观察血脂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血脂,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魏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阿魏酸钠组中TC、TG、UAER、SCr、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b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4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7%;阿魏酸钠组中23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4,P<0.05).结论 阿魏酸钠可有效减少尿蛋白,调整血脂水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宠华 《中原医刊》2004,31(16):46-47
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地使病人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中药成分复杂,中西伍用应密切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而中药注射剂不应轻易与其它药物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炎琥宁,10mg.kg-1.d-1,每天1~2次,3~5d为1个疗程;对照组46例,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mg.kg-1.d-1,qd,3~5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喷嚏、喘气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82.61%(38/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由于临床上对于苄星青霉素再次使用前需相隔多长时间才进行皮肤试验,没有统一规定。本文通过列举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观点,并对苄星青霉素的体内过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浓度范围,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初始钙离子浓度为0.16、0.38、0.61、0.85、1.10、1.35、1.58、1.84、2.13、2.37mmol/L的含钙溶液与1、0.5、0.25g头孢曲松钠混合后0、0.5、1.0、2.0、3.0、4.0、6.0、24.0h内上清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1、0.5、0.25g头孢曲松钠与各个初始浓度的含钙溶液混合后,上清液中钙离子浓度相互间区别不大;3种头孢曲松钠加入量的上清液中钙离子浓度0.5h时均较0h时下降,但1.0~24.0h与0h比较均变化不大;3种头孢曲松钠加入量的上清液中钙离子浓度差别不大;且从0.5~24.0h初始钙离子浓度越高,上清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反而更低;钙离子浓度≥1.35mmol/L时均产生沉淀,浓度越大,产生的沉淀越多,钙离子浓度≤0.85mmol/L时并未见沉淀产生。结论:高血钙患者(血钙>2.6mmol/L),特别是甲状旁腺危象患者(血钙>4mmol/L),如需使用头孢曲松钠,使用前应该测定血清钙离子浓度,≥1.35mmol/L时,风险较大,应避免使用;如果合用含钙制剂(包括口服),应增加水分的摄入,以稀释尿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从而降低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姜宠华  张正 《中国药业》2012,21(23):77-7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妇产科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治疗组剖宫产产妇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峭,阴道分娩产妇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以同样方式分别注射缩宫素10u。结果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2h及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早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且不良反应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