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常规拔除T管引发胆汁性腹膜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宏宇 《广西医学》2007,29(6):929-930
胆道手术中,常需探查胆总管并放置T型管引流,目的在于引流胆汁,控制胆道炎症并促进胆道泥沙样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4.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腹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大,残留结石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特别是对伴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患的老年患者存在一定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 copic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 atography,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技术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总结经原腹腔引流管置入自制管芯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POPF)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2年4月57例PD术后确诊为B级及以上POPF的病例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经原腹腔引流管置入自制管芯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观察组,n=30)及彩超定位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对照组,n=27)进行POPF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POPF均成功治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发热时间[8(5,14)d vs 12(7,19)d,P=0.004]、继发腹腔感染率[23.33%(7/30) vs 59.26%(16/27),P=0.006]、切口感染率[16.67%(5/30) vs 40.74%(11/27),P=0.042]、胰瘘治愈时间[(14(7,19)d vs 18(12,31)d,P=0.047]、拔管时间[(22(15,35)d vs 35(23,56)d,P=0.001]、术后住院时间[21(18,29)d vs 33(25,47)d,P=0.009]均降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意外拔管、继发腹腔大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9月间共21例采用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痊愈出院,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正常进食和工作.拔除支撑管前造影显示胆管引流通畅,无狭窄,胆总管远端及括约肌功能正常.拔管后经2~6年随访无异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肝圆韧带修复肝外胆管缺损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转变为肝癌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防治该病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单纯纤维化组和肝纤维化癌变组各项指标的区别。结果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其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几率显著高于非吸烟、饮酒患者(吸烟:x2=4.762,P〈0.05;饮酒:x2=25.073,P〈0.05)。肝炎病毒感染显著提高了纤维化患者的癌变率(x2=6.663,P〈0.05)。病原学指标中,感染机会的多少与癌变率有关,感染次数多的患者的癌变率为19.1%,显著高于感染次数少的患者(X2=20.545,P〈0.05)。长期接触疫水的患者其癌变率也显著高于非长期接触疫水的患者(X2=6.227,P〈0.05)。随着反应纤维化程度指标的升高,癌变率逐渐升高(TGF—β1:t=27.414,P〈0.05;TIMP-1:t=20.463,P〈0.05)。其他一些因素如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免疫状况也影响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癌变几率。结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癌变与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感染机会多少以及患者病变程度有关。在治疗中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指标监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姜仁鸦  詹银楚  吴善水  林水泉  姚宏宇  胡雅国 《浙江医学》2009,31(8):1105-1106,1176,F000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肺组织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n、E-selectin)的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采用连续7次(每次间隔1h)腹腔内注射雨蛙素及脂多糖制作小鼠SAP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最后一次注射后2h麻醉小鼠,自右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光镜下观察小鼠肺脏的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PCR法测定肺组织中粘附分子的含量。结果SAP组小鼠的Amy、LDH、CRP明显升高(P〈0.05);肺脏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肺组织中MPO水平、粘附分子的含量均同步上升(P〈0.01)。结论SAP小鼠肺组织中粘附分子(ICAM-1、P-selectin、E-selectin)过度表达,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在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