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补血益母丸对哺乳期的亲代母鼠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妊娠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去离子水)和补血益母丸低、中、高剂量(3.8、11.4、34.2 g生药/kg)组,每组25只。F0母鼠于哺乳期第0天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至哺乳期结束,每日l次。F0母鼠观察一般状况、体质量、摄食量、分娩及哺乳情况;F1代大鼠观察仔鼠的外观、体质量、生理发育、神经反射、行为及生殖功能等。结果 未发现补血益母丸对F0母鼠哺乳期以及胚胎和F1代大鼠生长发育有明显毒性和干扰作用。结论 补血益母丸对F0代母鼠哺乳期及F1子代均无明显毒性,未见毒性反应的剂量(NOAEL)为34.2 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53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阿霉素不同的给药剂量和注射次数对模型的影响,确定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造模条件。方法 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及模型A、B、C、D、E、F 7组,对照组于造模第1天尾iv生理盐水;模型A、B、C组于造模第1天分别尾iv阿霉素5.5、6.0、6.5 mg/kg;分别于造模第1、8天,模型D组尾iv阿霉素4.0、2.0 mg/kg,模型E组尾iv阿霉素4.0、2.5 mg/kg,模型F组尾iv阿霉素4.0、3.5 mg/kg。观察注射阿霉素后大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摄食量;于造模第4周末麻醉并处死大鼠,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清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部分出现脱毛、腹泻、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于给药第1周ACR开始升高,且模型C、E、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次造模组于第3周达峰,并于造模第4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而分次模型组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于第4周达峰。除F组尿素氮(BUN)高于对照组外,各模型组BUN、肌酐(C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大部分模型组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病理切片显示,各模型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且随造模剂量上升病变加重。结论 经改良间隔1周2次重复尾iv阿霉素可以高效、成功地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较其他造模组肾功能及病理改变更为典型、稳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萘普替尼对雄性大鼠睾丸形态结构及附睾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0和70 d两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和萘普替尼低、高剂量组(0.75、3.00 mg/kg),ig给药,每天给药1次,给药体积10 mL/kg。每天进行1次症状观察,每周称量一次体质量,大鼠分别于给药35和70 d后次日处死,肉眼检查各脏器有无异常,检测双侧睾丸质量和横径、附睾尾精子数量和活力,睾丸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萘普替尼高剂量组动物均从给药第14天开始,出现腹泻、脱毛、口鼻眼处有红色分泌物,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症状加重;给药70 d组其中1只动物于给药60 d开始出现血尿症状。给药35 d组大鼠从给药21 d开始,给药70 d组从14 d开始,高剂量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雄鼠的双侧睾丸绝对质量和脏器指数、睾丸横径、附睾尾精子数量和活力及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和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萘普替尼对雄性大鼠的睾丸组织及精子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肠炎宁颗粒对幼龄大鼠可能引起的毒性反应和毒性靶器官,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雌性大鼠与雄鼠交配、受孕并生仔。从出生12 d的仔鼠中,筛选出128只(16窝,8只/窝)随机分入4组,每组每性别16只。仔鼠出生第13天,分别ig给予低、中、高剂量(2、4、8 g/kg)的肠炎宁颗粒,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给药体积为10 mL/kg,连续给药31 d,分别于给药31 d和停药28 d次日剖杀。检测指标包括:一般症状、体质量、摄食量、睁眼、腹部出毛、空中翻正、自主活动、尿液、股骨长度、血液学、血清生化学、T淋巴细胞亚群、肉眼大体和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0~3 d,肠炎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雄鼠和低、高剂量组雌鼠的体质量增长、及高剂量组雌雄大鼠给药第3天体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0.01);给药31 d,中、高剂量组雄鼠平均股骨长度偏短(P<0.01),高剂量组雌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容积(HCT)轻度降低(P<0.05),给药组脾脏髓外造血增多;停药28 d后均恢复。未见与药物有关的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肠炎宁颗粒大剂量长期给药可引起幼龄大鼠出现一些异常反应,但程度轻微,且可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大鼠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取性未成熟大鼠的卵巢,按照酶消化-机械结合法分离腔前卵泡,然后采用动态氧气法(初始孵育时氧气压力为4%,以后每隔24 h氧气压力增加1%,直至最后的氧气压力为11%)、向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VC)进行培养,观察获得的卵泡数量、形态,及对卵泡发育、激素生成、卵子发生的影响;并将体外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与体内卵母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以判断体外培养方法是否成功。结果 酶消化-机械结合法及培养体系可获得大量基底膜完整的腔前卵泡;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增加,卵泡存活率91.14%、有腔卵泡形成率25.82%、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排出率38.38%;体外培养卵泡分泌雌二醇(E2)和孕酮(P)与体内分泌特征一致。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腔前卵泡,且对卵泡的长期培养发育无明显影响,与大鼠体内卵泡的发育一致。表明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卵巢有大量的腔前卵泡,其中大部分卵泡不能进行排卵,而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随着对卵泡生长过程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体外培养方法,而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已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并将其应用于雌性生殖毒理评价研究当中,为新药评价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工具.对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中的胚胎来源、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和添加成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坤灵丸对雌性大鼠的生育力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研究中,每组25只雌性SD大鼠从交配前14 d开始,每天ig给予1次坤灵丸(0.875、1.750、3.500 g制剂/kg)或去离子水至妊娠第7天,评价雌鼠症状、体质量、摄食量、生殖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在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研究中,每组25只雌性SD大鼠从妊娠第6~15天每天ig给予坤灵丸(0.875、1.750、3.500 g制剂/kg)或去离子水1次,评价妊娠母鼠的症状、体质量、摄食量、生殖能力及胎仔的体质量、性别和外观、内脏、骨胳发育的畸形或变异。结果 在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研究和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研究中,坤灵丸给药剂量达到3.500 g/kg时未产生任何药物相关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雌鼠生育力及胚胎发育毒性的安全剂量为3.500 g/kg,按照体质量计算,该剂量相当于人用最大临床使用剂量的43.2倍。  相似文献   
8.
唐桂毅  李靖菲  李琳  徐成  邵力钧  周晓棉 《中成药》2012,34(9):1639-1643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双侧肾动脉50 min后再灌注,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给药,观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能显著降低血清中肌肝、尿素氮、丙二醛、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尿液中尿蛋白的量,增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并且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丹酚酸B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自由基损伤以及缓解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吉姆萨、巴氏和邵氏染色在大鼠阴道脱落细胞中的染色效果以及对正确判断动情周期的影响,确定最佳染色方法。方法 对11~12周龄的SD大鼠连续15 d每天上午同一时间采用灌洗法进行阴道涂片,使用吉姆萨、巴氏和邵氏染色液进行染色,观察染色效果,并对三种染色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吉姆萨染色的细胞颜色单一,不利于分辩各细胞类型。巴氏和邵氏染色的细胞颜色丰富,可将不同角化程度的细胞染成不同颜色,更有助于动情周期的准确判断,且邵氏较巴氏更易于上色;和吉姆萨和巴氏染色相比,邵氏染色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而且阅片结果的正确率也是最高。结论 邵氏染色法能更好地反应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正确的判断大鼠动情周期,且染色过程耗时少,阅片时间短,是一种具有良好实用性的大鼠阴道涂片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