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置光源照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lcholecystectomy,MC)创伤小,是微创技术在胆道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有一定的并发症制约了MC的开展,为了探讨其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现将我院1997~2003年,MC并发症的情况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对2组穿刺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和漏尿例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所需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漏尿例数做构成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优于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正> 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患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有实际意义。我院自1982年以来,共做该项穿刺手术13例,无一例有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向膀胱内凸起部分与膀胱所成夹角(APB)对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BPH患者90例,采用经腹超声查测矢状面膀胱基底到前列腺突入顶端的距离(BBIPP),计算APB,同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将B超结果、膀胱残余尿量、临床症状与压力-流率测定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当APB>20°时,诊断BOO的敏感性79.7%(59/74),特异性100%(59/59);当APB<5°时,诊断无BOO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BBIPP好。结论体外B超检查前列腺向膀胱内凸起部分矢状面图像直观感觉好,APB可以作为尿流动力学检查之外诊断BOO的补充方法,对BPH的临床分级分期模式有意义,但不能代替尿动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TUPR)和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及经耻骨上切除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分别对TURP 78例、TURP+TUVP96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4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①3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近,但TURP+TUVP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其它两组。②IPSS、前列腺体积、膀胱剩余尿和尿流率比较,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组临床指标优于其它两组。③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经耻骨上组前列腺切除术组高于其它两组。结论:3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近;TURP+TUVP出血及并发症比TURP少,比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更少,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拓宽手术适应证,减少出血及并发症。更适合于高龄及高危BPH患者。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下尿路感染儿童用头孢氨苄(cefalexin)3日疗法与呋喃妥因10日疗法的疗效作一比较。42例女孩,1例男孩,年龄均15岁以下(平均7.2岁)。所有患儿均为症状性细菌尿,清洁中段尿培养单种细菌至少为100,000菌落/毫升,尿痛、尿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与下尿路梗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疾病的患者中(主要在BPH病人中),膀胱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事实,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膀胱癌与下尿路梗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郦俊生  沙键  唐来坤  潘良  程捷  田峰  钟宁  张慧  李立  杨银才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443-1444,1455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与膀胱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72例次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中明显伴有下尿路梗阻的88例次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后的肿瘤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患者的年龄,最大尿流率,手术方式,膀胱灌注化疗与术后肿瘤复发有相关性,其统计学意义。TUR-Bt+TURP(BNI)36例次,6例次复发,复发率16,7%;膀胱部分切除术48例次,19例次复发,复发率39.6%。两种术式术后的复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排尿梗阻与膀胱肿瘤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手术同时解除梗阻能显著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顽固性血精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检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对16例顽固性血精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35.5±5.3岁;病程3~48个月,平均6.6±3.6个月,采用了经尿道精囊镜诊断和治疗.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时间25~45 min,平均30.2±8.4 min,平均随访期为8.3个月(6~12个月),术后随访至今,仅1例精囊炎性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血精复发,治疗后半年内没有血精症状出现,视为治愈,本组治愈率为93.75%.结论 经尿道精囊镜检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作为顽固性血精的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