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焰红 -酒石黄染色法探讨了子宫内膜颗粒细胞胞浆中的颗料染色效果。结果显示 ,该法简捷实用 ,子宫内膜颗粒细胞极易识别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茯苓多糖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肝纤维化是原发性肝癌(HCC)的重要中间环节,本文研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探讨CMP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制作肝纤维化模型,采用1%CMP灌胃,以0.1%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呈现典型纤维化表现,TGF-β表达显著增强(P〈0.01),CMP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TGF-β表达显著下降(P〈0.01),显示了较好的抗纤维化、调节TGF-β表达的作用,CMP组与秋水仙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MP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一13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针 吸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7例淋巴瘤及2例淋巴结反应 性 增生用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并将针吸标本用20%琼脂作依托再按常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技术分别制样观察,部分手术切除标本用石腊切片HE染色,常规透射电镜制样供观察。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细胞形态多样呈弥漫分布,有T、B细胞来源的,可见 大、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结论 瘤细胞形态具有明显异型性以及单一性 ,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各有不同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P16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S P染色法,检测了76 例石蜡包埋胃癌组织标本中P16 蛋白。结果显示P16 基因在胃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62-8 %) ,并且主要表现为胞浆表达,少数同时出现胞膜染色,但胞核不着色。P16 基因表达倾向于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的胃癌。P16 基因表达缺失多见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已达浆膜的胃癌。上述结果表明P16 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缺乏P16 基因表达可能使胃癌获得恶性浸润和转移能力,P16 基因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消除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小鼠结核病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胃癌的组织病理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粘液组化染色方法,对133例次全切除胃癌标本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粘液性质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随着肿瘤在胃壁浸润深度的增加,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逐渐增高。粘液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76.92%),这提示癌细胞产生大量的酸性粘液将有利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胃癌中不同性质的粘液与淋巴结转移间尚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人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中Ⅰ、Ⅲ、Ⅳ型胶原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目的为检测人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组织中Ⅰ、Ⅲ、Ⅳ型胶原的分布和含量。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测得:Ⅰ型胶原占牙周膜的78.06%、牙骨质的73.09%和牙槽骨的30.50%;Ⅲ型胶原占牙周膜的11.73%,在根尖部牙骨质和相对应的牙槽窝骨组织也观察到Ⅲ型胶原;Ⅳ型胶原仅见于血管基膜;夏柏纤维为Ⅰ型着色,但周边显示有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鞘”状着色。结果显示了人正常牙周组织的胶原状况,将有助于进一步对牙周组织病理过程和再生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Ki-67蛋白在口腔粘膜斑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粘膜白斑癌变有关机理。方法:对37例口爱粘膜白斑和20例鳞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变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Ki-67蛋白表达,并计算其细胞增殖率,结果:随着单纯增生性白斑,不典型增生性白斑和鳞癌形成,其细胞增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20.54%,31.05%及42.05%),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腔粘膜白斑如出现较高细增殖率,应注意癌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大肠腺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查,探讨P53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腺癌各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发现50%(20/40)大肠腺癌组织中存在P53蛋白表达,其表达程度与大肠腺癌各项病理因素无关;P5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25%(5/20),明显低于P53蛋白表达阴性组的60%(12/20),P<0.05。结果提示:P53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判断大肠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织化学教学质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形式对我校220名2000-2001年级硕士研究生作了书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免疫组织化学课程设置,实验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差距。强调通过改革传统免疫组织化学的教学方式,内容,加强学科建设,建立适合于21世纪医学事业发展要求教学及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