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基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及 Stennert等人的实验研究,认为讲话、摄食及咀嚼有赖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三叉神经的高度协调,断定舌下神经、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运动核在球部有核内联系。因此提出在面瘫病人舌下-面神经吻合术后经反馈治疗能恢复面部运动功能而又不惹起不必要的舌的运动。作者们为25名面瘫病人做了舌下一面神经吻合术。对其中16例做  相似文献   
2.
该作者曾为19例顽固性耳鸣患者施第Ⅷ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记录到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显示,波Ⅲ潜伏期无显著变化,但与有同样程度听力损失而无耳鸣患者比较,波V潜伏期略短,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局部的生理异常可以导致耳鸣,其部位不在第Ⅷ颅神经或蜗神经核,可能在蜗神经核与下丘之间。听觉与躯体感觉间的信息在丘系外相互影响,所以,有可能通过刺激躯体感觉系统了解耳鸣是否涉及丘系外系统。为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21例额侧喉部分切除后以胸骨舌骨肌皮瓣修复喉腔,较好地恢复了喉发音、呼吸、吞咽保护功能。介绍了手术方法,认为胸骨舌骨肌皮瓣修复喉腔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乳突气化历来有遗传论与环境论的争议,前者认为气房的大小是由遗传决定的,小气房是导致慢性中耳炎的不利因素。后者认为气化不良是出生后患慢性中耳炎的结果。作者们于1984~1985年曾对三组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5.
全喉切除后声门重建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0年Staffieri首次提出全喉切除声门重建术后,现已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加以改进。我们自1985年6月对15例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声门重建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2年9月对5例 Ménière 氏病患者施行内淋巴囊引流术,为保持引流口不闭采取了一定措施,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全喉摘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咽皮瘘。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6~50%。产生咽皮瘘可使术后住院日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及住院费用,且有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如颈动脉破裂的可能。多数咽皮瘘发生在术后前3周。一般认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增加其发生率。但术后究  相似文献   
8.
生物反馈对五官科多种疾病如耳鸣、发声障碍、面瘫、磨牙、矫正无牙颌患者正中关系等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馈对五官科多种疾病如耳鸣、发声障碍、面瘫、磨牙、矫正无牙He患者正中关系等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7岁。因右鼻翼皮肤肿物40年,1997年1月2日入院。查体:右鼻翼皮肤1.2×1×0.3cm 孤立青黑色肿物,初步诊断:黑色素痣。1月3日局麻下将肿物切除,周边切除肉眼正常皮肤3mm,深达皮下,创面平整。取右上臂内侧全层皮肤植皮。植皮1周后拆线,成活,愈合好。病理诊断:毛发上皮瘤。毛发上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