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28例支气管囊肿中,右肺10个,左肺9个;肺内型19例,纵隔型9例;含液囊肿13例,含气液囊肿8例,含气囊肿7例,其中多发肺囊肿8例,囊肿周围气肿5例,囊壁钙化3例,2例含曲霉菌。液囊肿增强扫描。囊壁增强,囊内无增强。结论大部分支气管囊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支气管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54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CT表现进行分析,正确认识CT诊断HIE的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愈后评估。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5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CT扫描,将其CT表现特征进行归纳。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低密度灶。结合国内外文献按受累脑范围分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6例、中度23例、重度15例,HIE易并发颅内出血,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结论 CT检查对HIE的诊断有较大作用,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CT表现,分析其影像特征,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CT表现,35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扫皮质、实质及肾盂排泄三期。结果平扫等密度11,稍低密度24例,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30例表现为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强化减弱,肾盂期更低,肿瘤强化呈"快进快出"特点。5例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强化减弱,肾盂期更低。结论小肾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螺旋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检出率较高,对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的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2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单发结节或分叶状肿块,肿瘤直径2.1~7.5cm,平均4.7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其中8例病灶中央有星芒状更低密度区,4例病灶直径平均大于5.2cm。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10例病灶明显强化,密度高于肝实质,2例轻度强化,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均无强化;静脉期期病灶密度稍有下降,9例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3例低于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进一步下降,7例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5例低于肝实质,7例显示中央斑痕,6例延迟强化。结论典型FNH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点,其中央星状斑痕为其主要影像学特点,螺旋CT增强显示中央斑痕征是诊断FNH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精神病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精神分裂症患者178例为A组,其他精神病患者413例为B组,健康体检人员205例为C组,行脑部CT检查。比较各组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结果 A组单纯透明隔腔发生率、透明隔腔合并威氏腔发生率、透明隔腔总体检出率高于B组和C组。B组单纯透明隔腔发生率、透明隔腔合并威氏腔发生率、透明隔腔总体检出率高于C组。A组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宽度、长度、体积]高于B组和C组。B组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高于C组。A组与B组的发病年龄比较,A组更为年轻(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的发生率较高,作为一种异常形态结构改变,CT表现特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98-01~2001-10共收住1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ndural Hematomas,CSDH),均采用钻孔冲洗,术后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