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阐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核形态变化。方法 22只(40眼)新西兰白兔行-5.5OD,5.5mm 直径的近视 PRK,术后不同时期取角膜进行茜素红—锥蓝染色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核形态。结果 PRK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核形态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PRK 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害,是一项安全的矫正近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种细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54株铜绿假单胞茵,经系统鉴定后,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性观察,结果表明54株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型以6、9型为主要流行株,占分离株的27.78%、24.08%。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其敏感率为92.60%、74.08%、59.2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廊坊地区雄激素性脱发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廊坊地区多个社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进行现场问卷。结果:共调查人群3 596人,其中男1891人,女1705人。确诊雄激素性脱发418例(患病率11.6%),其中男327例(患病率17.3%),女91例(患病率5.3%)。经常饮酒者患病率(28.1%)高于不饮酒者(10%)和偶尔饮酒者(12.7%);睡眠时间<8 h/天者患病率(13.5%)高于睡眠时间≥8 h患者(10.2%);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升高而升高。结论:廊坊地区雄激素性秃发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饮酒、睡眠不足和体重指数高是廊坊地区雄激素性脱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镜、荧光染色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诊甲真菌病患者。收集甲屑,均行氢氧化钾(KOH)直接镜检、皮肤镜检查和荧光染色。统计皮肤镜、荧光染色与KOH直接镜检结果,对甲真菌病患者临床亚型和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皮肤镜、荧光染色对甲真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收集98例疑诊甲真菌病患者,经皮肤镜检查诊断为甲真菌病的共有86例(87.76%),经荧光染色诊断为甲真菌病的共有84例(85.71%)。KOH直接镜检阳性的87例甲真菌病患者共165个病甲,其中检出亚型包括远端侧位甲下型85个(51.52%),全甲毁损型38个(23.03%),白色浅表型42个(25.45%)。皮肤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锥形甲角化25个,全部为全甲损毁型;纵行条纹41个,其中全甲毁损型最多,(21个,51.22%);锯齿状边缘106个,其中远端侧位甲下型最多(74个,69.82%)。皮肤镜和荧光染色诊断甲真菌病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4.25%和90.80%、6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为该区域人群伤害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19和SPSS 25.0软件完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等指标的计算,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性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的平均总死亡率为53.68/10万,随着年份变化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6.200%,P<0.05)。 男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77.62/10万,随着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6.854%,P<0.05),死因前3位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43.95/10万),自伤(7.39/10万),非故意中毒(5.33/10万)。 女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28.89/10万,随年份变化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APC=?4.305%,P<0.05),死因前3位同男性一致。 0~1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7.3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9.15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6.74/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5.47/10万),跌倒(1.27/10万);15~6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55.1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7.50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30.86/10万),自伤(6.94/10万),非故意中毒(4.11/10万);65岁及以上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13.5/10万,总体变化无明显趋势(APC=?3.343%,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47.48/10万),自伤(28.45/10万),跌倒(11.18/10万)。  结论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道路交通事故为首位伤害死因,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亡存在不同分布特点,应针对性地采取防控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门诊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的116例新发哮喘患者,行FENO检测、哮喘控制情况问卷(ACT);根据FeNO水平进行分组,FeNO≥50ppb为高水平组(46例)、FeNO值在25~50ppb为中水平组(44例)、FeNO≤25ppb为低水平组(26例),所有患者正规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Bz受体激动剂,12周后复查FeNO及ACT评分。结果治疗前哮喘患者FeNO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455,P〈0.0001),治疗后不相关(R=-0.171,P=0.066);各水平组治疗前、后FENO变化进行比较,高、中水平组FeNO显著下降(t=16.83,t=14.53,P〈O.0001),低水平组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t=2.030,P=0.054);根据治疗后ACT评分判断病情是否控制,高水平组控制率(81.40A)与中水平组控制率(7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P〉0.05),中水平组控制率与低水平组控制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O.05)。结论FeNO具有识别嗜酸粒细胞炎症型哮喘及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已跃居STD首位。而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临床过程差异较大,除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外,人们认为与沙眼衣原体不同型别有关,近年在这方面有相当的探讨。本文就其基因分型及临床应用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银屑病的皮肤镜表现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甲银屑病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甲银屑病患者48例为甲银屑病组,且经皮肤镜观察,另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药物过敏史、吸烟史、饮酒史、体温、体质指数(BMI)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银屑病患者根据病甲皮肤镜图像特征划分,甲板增厚12例、点蚀征8例、甲剥离7例、油滴征6例、裂片型出血4例、甲变色6例、甲床毛细血管扩张5例;按照临床分型的特征划分,寻常性银屑病18例、红皮病性银屑病12例、脓疱性银屑病11例、关节病性银屑病7例。皮肤镜诊断与临床分型结果显示,甲板增厚、点蚀征、甲剥离、油滴征、裂片型出血、甲变色、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4种临床分型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皮肤镜诊断对临床分型有显著影响,即皮肤镜诊断每增加或减少1例,4种银屑病临床各分型相应分别增加或减少,截距分别为4.986、3.552、2.362、...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60~74岁人群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甘肃省某区60~74岁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收集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社区健康监测、健身环境及设施配置、基层卫生服务、家庭邻里支持、日常健康体检、体育锻炼行为等相关资料,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分析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潜在因素和作用路径。结果 1 134人调查对象中,每周体育锻炼≥3次者332人(29.28%),锻炼方式多样化程度较高(≥3种)者40人(3.53%)。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健康支持环境、人际关系支持、基本健康监测是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总效应分别为0.539、0.354、0.255、0.129,直接效应分别为0.381、0.354、0.255、0.129;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健康支持环境、人际关系支持、基本健康监测对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产生总的间接效应为0.158 (29.31%);中介效应最强的是人际关系支持。结论 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的直接效应最强,通过社区健康支持环境、人际关系支持、基本健康监测间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检测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方面的准确性及最佳界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因慢性咳嗽就诊的172例患者,其中80例最终被诊断为CVA患者,92例为非CVA患者,分为CVA组和非CVA组.所有患者均使用Astrograph气道反应测定仪和FeNO测试仪分别进行激发试验及FeNO浓度检测.根据不同的FeNO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FeNO诊断CVA的准确性并得出最佳界值.结果 CVA组FeNO值(41.04±18.41)明显高于非CVA组(23.60±16.58)(P<0.01).ROC曲线下面积是0.830(95%CI:0.767~0.893),FeNO诊断CVA的最佳界值为33 ppb,以33 ppb为诊断CVA的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1.0%,阳性预测值为77.9%,阴性预测值为78.9%,准确度为78.5%.结论 FeNO在诊断CVA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CVA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