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条形码验收系统在医院药库药品验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烽  张健  张青  王兰珍  吴颖坤 《中国药房》2007,18(34):2671-2673
目的:为医院药品入库验收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利用供应商配货后现存条形码与药品发票的对应关系,药库扫描条形码后,验收药品外观质量,并从时间与准确性角度比较该方法与其他验收方法的差异。结果:条形码验收系统可提高验收效率和验收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条形码验收系统在医院药库管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药品供应商提高药品配送服务意识。方法:合理制订供应商评分标准,并将该标准通过软件设计嵌入医院电子化药品物流平台(ePS)建立供应商评分系统,将药品采购过程如供应商资质管理、订单处理、可供货率、验收效率、质量药品处理效率等通过扫描设备进行记录及进行数据处理,比较我院采用ePS前(2009年)、后(2011年)供应商评分系统的相关数据。结果:在ePS平台上可客观记录任意时间段供应商物流服务水平数据。与2009年比较,2011年验收效率提高了201%,药品质量问题处理能力提高了24%、处理天数效率提高了63%。结论:ePS供应商评分系统的运用可促进供应商物流配送服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作为医院对药品供应商进行选择或淘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沈烽  张健  黄源  吴颖坤  金樑  梁斌  徐卫国 《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48-48,49-50
运用医院电子化药品物流平台,贯穿整个医院药品物流供应过程,并结合运用条形码扫描自动识别技术,判别调配药品以及数量的准确性,同时客观记录人员绩效管理数据.盘点误差由使用前的0.24%降至0;2011年度验收拒收药品共74次;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由7名降至5名.整个电子化药品物流平台贯穿医院药品物流始终,能确保入院药品信息准确,杜绝调剂差错,有效提升人员绩效管理水平,真正发挥药师应有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沈烽  张健  黄源  吴颖坤  金樑  张青 《中国药房》2013,(9):775-777
目的:为使药品包装更符合目前医院信息化、自动化管理需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在用药品从整箱体积与质量、同一生产企业的药品内外包装形状、有无中包装、有无药品安全监管条形码(唯一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对医院调剂需求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整箱药品的质量与材质将直接影响药品出厂后B型(出厂后产生的)药品破损问题的发生;外包装向轻便、小巧方向发展;对于同一生产企业的外包装形状相似的药品,可以采用不同外观形状或增加明显标识来区分;无中包装药品将降低医院药师药品配发效率;整箱、中包装、小包装药品无安全监管码将直接影响药师对药品的验收、出库物流效率及窗口药品配发的安全。建议将新引进药品的包装情况纳入药事会作为引进新药的重要依据;大型医院门/急诊药房可引进智能化整盒自动调配设施,同时结合电子化药品物流进行调配。  相似文献   
5.
沈烽  张健  王兰珍  吴颖坤 《中国药房》2009,(10):760-762
目的:评估供应商和生产企业处理药品质量问题的能力,为医院今后选择供应商和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药库药品质量登记表,将药品质量问题按A型、B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A型药品质量问题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占28.6%,B型药品质量问题即流通、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占71.4%。结论:药品质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客观反映整年度医院药品质量和供应商供货质量的总体情况,可作为优选药品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医院处方退药管理。方法:制定退药标准、不予退药标准、退药流程及退回药品的处置等退药相关管理制度并实施,通过比较实施前(2008年至2009年6月)、后(2009年7月至2013年)我院的退药金额以评价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通过建立详细的退药管理制度并将退药金额与退药科室的成本相结合的方法,我院门急诊处方退药金额由2008年的788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9万元。除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外,同时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医院建立信息统一的药品说明书分类数据库、药师在信息化基础上及时审核医师处方等,以便有效地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促进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方法:对我院3年来登记的药品质量数据从入库拒收原因、质量问题分类、质量登记综合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从各角度阐述药品质量变化趋势,并结合质量数据对现有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结果与结论:出厂前即已存在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比例在逐年下降,药品在运输中出现的破损率在逐年上升;药品检验所抽样药品检验样本存在被动性和偶然性且检验报告时间过长。建议监管层纳入药品身份编码和外包装等的图片信息为管理范围,建立药品质量信息平台,确保监管部门、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和医院担当各自在药品安全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沈烽  张健  黄源  吴颖坤  金樑  梁斌 《中国药房》2012,(41):3892-3894
目的:介绍我院电子化药品物流(ePS),为加强人员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管理、追踪、避免差错、移动药师功能对医院ePS进行介绍,结合运用条形码扫描自动识别技术来判别调配药品以及数量的准确性,同时客观记录人员绩效管理数据。结果与结论:2011年入库验收中由ePS判断不符合接收条件的药品有74个,出库差错率由2009年的0.24%降低为2011年的0,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由7名降至5名。整个ePS平台贯穿医院药品物流始终,确保了入库药品信息准确,有效提升了人员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